財經頻道 > 財經觀察 > 正文

                三家企業被否 IPO審核首現“零通過”

                2017年11月30日09:59  來源:新京報

                5034

                  11月29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對三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進行審核,結果三家全部被否。這是證監會發審委歷史上第一次零通過的案例。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被否后企業需等待6個月才能重新遞交IPO申請,重走審批流程。

                  一家媒體、兩家互聯網推廣公司被否 

                  三家過會全否,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再一次刷新了過會通過率。

                  三周前的11月7日,發審委完成了6家企業僅一家企業過會成功的紀錄。彼時16.67%的過會率已經讓投行和資本市場震動。一位投行人士用“震驚”形容感受,上述人士稱,IPO過會規則已經改變,發審委對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企業內部控制更加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11月29日過會被否的重慶廣電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媒體公司,公司官網介紹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廣播電視集團。公司經重慶廣播電視集團授權,獨家運營重慶IPTV、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手機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等廣電新媒體業務。

                  公告顯示,重慶廣電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不直接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經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獨家授權,發行人擁有重慶IPTV分平臺牌照和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牌照中有關經營性業務的運營權。發審委會議要求重慶廣電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說明資產是否完整、業務是否獨立,是否擁有獨立的市場運營能力;其次是否對實際控制人構成重大依賴。

                  另外一家被否的企業為新三板掛牌企業博拉網絡。博拉網絡在此前的10月25日發審委工作會議上,就被暫緩表決。

                  該公司去年年報顯示,博拉網絡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5951.55萬元,同比去年11605.15萬元,上漲37.45%;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13.02萬元,同比去年3194.19萬元,上漲22.5%。

                  雖然年報數字亮眼,但發審委要求博拉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就凈資產收益率顯著下滑的原因以及對持續盈利能力影響等情況予以解釋。

                  第三家企業是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互聯網推廣,官網顯示,公司提供360搜索、有道、神馬搜索的推廣服務,以及騰訊社交廣告、DSP廣告等服務。

                  發審委要求全時天地在線說明,是否具備開展業務經營所必需的相關資質、許可;是否建立、健全互聯網廣告業務的承接登記、審核、檔案管理等相關制度,依法依規查驗相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業務經營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的情形等等。

                  終身追責提升潛在違法違規成本 

                  自第十七屆發審委10月17日開展工作以來的一個多月時間,共審核了60家企業的首發項目,其中34家企業過會,通過率為56.67%。2016年全年過會率為91.14%。對比可發現,審核通過率出現大幅下降。

                  11月20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稱,證監會將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監管,切實提升發行審核質量,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此外,證監會黨委已經決定成立發行與并購重組審核監察委員會,對首次公開發行、再融資、并購重組實行全方位的監察,對發審委和委員的履職行為進行360度評價。

                  劉士余講話中還表示,要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終身追責。

                  這就是說,發審委人員在離任之后,仍需要為其之前的行為承擔責任。終身追責的提出,加強了震懾作用,提升了證券發行中的潛在違法違規成本。

                  武漢科技大學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審核嚴格表明發審委對于IPO材料真實性審核的越來越高效,對保薦人來講是一個警告和威懾,“保薦人如果不改變之前‘過度美容’財務報表的方式,會沒有市場。提醒他們提供真實的IPO材料和信息。”

                  ■ 焦點 

                  審核趨嚴 近百家企業終止審查 

                  受審核通過率降低的影響,部分企業開始選擇放棄IPO。

                  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11月23日有99家擬IPO企業已經終止了審查。其中,僅11月以來,就有11家公司做出終止審查決定。

                  資料顯示,11月3日,有洛陽蘭迪玻璃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優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終止審查;11月6日有上海十月媽咪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終止審查;11月14日有陜西飛輪高鐵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審查。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因申請文件不齊備、發行人資格存疑、主動撤回申請等原因中止審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上交所中止審查企業有27家、深交所中小板中止審查企業8家、深交所創業板中止審查企業22家。

                  不過,雖然部分企業已經暫緩或終止IPO,但仍有超過400家公司在排隊。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23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18家,其中,已過會30家,未過會488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31家,中止審查企業57家。

                  董登新認為,這代表IPO的威懾力已經顯現,“哪些報表是美容過的,哪些是虛假的,這也代表他們心虛,被否決的概率很大,給心中有鬼的保薦人和公司很大壓力。” 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 分析 

                  “真正的IPO門檻并沒有改變”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認為,目前嚴格的IPO審查和監管層對于發審委本身的嚴要求有關,“新規則出臺后對發審委要終身追責,越來越嚴格的審核將會是未來的IPO審核趨勢。”

                  據證監會披露,目前主板中小板發審委委員共25人,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共35人,每屆發審委成立時,均按委員所屬專業劃分為若干審核小組,按工作量安排各小組依次參加初審會和發審會。

                  11月20日,運行一個多月的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在證監會舉行了履職儀式。

                  董登新則認為,終身追責是對他們職業道德的監督,只要他們不受賄、或者與被審核項目有利益關聯,發審委就并不會受到關聯,“發審委的委員只要問心無愧,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審核,真正的IPO門檻并沒有改變。” 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IPO審核通過率急劇下降 

                  10月31日 發審會審核6家公司IPO申請,3家被否,1家暫緩表決,僅2家過會,通過率創下當時的“歷史之最”。

                  11月7日 證監會公告發審委第35、第36次會議的審核結果,當天上會的6家擬IPO公司中,錦和商業、山東玻纖、國金黃金、神農股份等5家被否,僅一家成功過會。

                  11月21日 上會的新疆火炬、中天精裝、雪隆股份、百華悅邦4家公司中,中天精裝和百華悅邦2家公司未通過發審委審核。

                  一個多月以來 在發審委審核的43家公司中,未通過的有19家。除5家公司暫緩表決、3家公司預披露更新外,有16家過會成功。(記者王全浩 李云琦)

                文章關鍵詞:企業;IPO;審核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企業危機越來越嚴重 麥肯錫這5招依然管用

                  在幫助了大約150家企業應對一系列危機之后,麥肯錫發現了危機也有一些明顯的模式,企業可以從這些模式里學習一些簡單但又最有效的做法,以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應對。

                • 企業文化到底有啥用?是否只是假話和廣告?

                  任何一個公司或者組織,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如牛毛,那么這些事情怎么做呢?形成整齊劃一,非常靠譜的做法,并非細若蚊足的規章制度,而是公司文化衍生出來的準則。

                • 企業文化到底有沒有用 更像假話和廣告?

                  任何一個公司或者組織,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如牛毛,那么這些事情怎么做呢?形成整齊劃一,非常靠譜的做法,并非細若蚊足的規章制度,而是公司文化衍生出來的準則。

                • 許小年: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為企業“全面”減稅

                  許小年認為,結構性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不足以使中國經濟走出“L”型。他警告說,去年的貨幣、財政緊縮政策可以解決中國經濟的困難,但如果以為經濟就此好轉,就會使得人們在思想上產生松懈,回避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浪費日益稀少的政策資源換來的改革時間,以為改革見效,經濟即將反彈的觀點是不利的。

                • 管中窺豹 廣告看出企業真正戰略布局

                  2016年過去了,這一年最大的熱詞之一恐怕非“保險”莫屬。從喧囂塵上的各種新聞中,公眾對許多保險公司近幾年的戰略恐怕也是霧里看花。其實,有一個特別的角度,更能客觀反映出一家企業近幾年的戰略布局。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