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許小年: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為企業“全面”減稅

                2017年04月23日14:31  來源:映象網

                5034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4月23日,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辦的中國綠公司年會早餐會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進行了題為“供給側效率的制度保障”的專題講座。

                  許小年認為,結構性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不足以使中國經濟走出“L”型。他警告說,去年的貨幣、財政緊縮政策可以解決中國經濟的困難,但如果以為經濟就此好轉,就會使得人們在思想上產生松懈,回避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浪費日益稀少的政策資源換來的改革時間,以為改革見效,經濟即將反彈的觀點是不利的。

                  中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恰逢其時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經歷了快速的工業化,依靠資本積累和利用世界上的現成技術實現了接近兩位數的增長,但現在資本積累的階段已經接近尾聲,各個行業為大量的過剩產能所困惱。”許小年表示,投資驅動增長模式只能繼續制造更多的產能和更多的庫存,增加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在這樣一個轉折的關鍵時期,中央及時做出了轉向供給側的決定。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具有歷史意義,提出的恰逢其時,是在政策方向上的重大調整。在許小年看來,面對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并不是因為需求疲軟,而是因企業經濟的效率長期處于低水平。

                  “有效供給的第一個概念,就是企業要向市場提供前所未有的產品,前所未有的技術,前所未有的服務。”許小年坦言,增加有效供給,意味著企業必須提供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而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為企業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為企業家的創新提供足夠的激勵。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全面”減稅

                  如何更好的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許小年提出了自己的四個觀點。“第一項措施,是加強對私有產權的保護,產權的保護特關系到中國創新經濟的建設,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這是供給側制度保障最重要的一個措施,保護私有產權。”

                  許小年提出第二項措施——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民營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適當地縮小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的規模。

                  “這是我個人的政策建議。現行體制下,國有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也缺乏創新的壓力。國有企業的高管和員工無法分享創新的收益,因此他在創新方面是缺乏動力的。因此創新的主體只能是民營企業,為了鼓勵民營企業創新,要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

                  第三項措施是放松和解除管制。許小年認為,管制是創新的大敵。“創新的關鍵是什么?政府少管,市場自由,這是創新的關鍵。”如果要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政府需要放松和解除管制,這樣的一個氛圍才能夠逐漸的形成。

                  “全面的減稅”是許小年認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四項措施。在他看來,減稅的意義不僅在于降低企業的負擔,幫它們渡過經濟難關,更多的意義,是讓資源從政府部門的行政配置轉向市場配置。

                  許小年表示,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就是要以提高企業的效率為中心,而不是去創造虛假的需求,“只有企業提高效率才能增加員工工資,收入的增加才能產生消費需求,企業提高效率才能有用于投資的資金,才有投資需求”,“當然企業也可以從銀行借貸投資,但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借貸已經接近上限,再增加借貸會有導致金融危機的風險”。

                文章關鍵詞:企業;減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企業年金給職工養老上“雙保險”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下稱《辦法》)。企業年金對參保人有什么用?企業和個人繳費比例如何分配?如何領取企業年金?

                • 鼓勵企業參與舉辦職業、高等教育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鼓勵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堅持準入條件透明化、審批范圍最小化。

                • 三家企業被否 IPO審核首現“零通過”

                  11月29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對三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進行審核,結果三家全部被否。這是證監會發審委歷史上第一次零通過的案例。

                • 降成本全國“一張網”建設提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依法保護產權工作匯報,以更有效的制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立恒心增信心;決定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持續為企業減輕負擔。

                • 今年來364家企業IPO 滬市最貴新股本周申購

                  繼前一周(10月23日~10月27日)IPO募資額度創今年新高(95億)后,11月3日,證監會下發新一批IPO批文,企業數量和募資額度驟降。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