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財經要聞 > 正文

                農業供給側改革蓄勢:地方政策直指產業結構

                2017年02月15日07:42  來源:上海證券報

                5034

                  全國兩會臨近,“三農”問題再度引起公眾關注。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方向,農業部、國家糧食局等多部委先后出臺相關操作文件。黑龍江、陜西、吉林、浙江、福建等地相繼召開“三農”工作會議,細化落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河北省發布了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的2017年省委一號文件。

                  “今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更加注重市場導向、綠色導向和規模導向?!鞭r業部專家告訴記者,更加靈活多樣的改革手段也將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進行深度調整。

                  地方政策圍繞一號文件布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六大主題。從地方落實情況來看,政策側重結構調整、綠色生態、制度改革等。

                  針對糧食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方面,全國糧食產量第一的黑龍江省在省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提出,靠調整種植結構、多種作物組合大力推動食品工業發展;牢牢抓住水利、農機、科技、生態四條主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強化糧食銷售加工市場化和種糧收益保障法制化兩個薄弱環節,不斷完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操作方式等。

                  陜西省農業工作會議則提出,今年在保證糧食產量穩定在1150萬噸以上這個“基本盤”不變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優勢產業調結構,全年計劃改造喬化、發展矮化蘋果各30萬畝,建設漢丹江獼猴桃基地5萬畝,發展關中奶畜、陜北肉羊產業板塊,新建10萬噸茶葉基地及設施蔬菜、高山蔬菜各50萬畝。

                  在綠色生態方面,福建省農業工作會議上提出“四大專項行動”,具體包括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治理、開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專項行動、嚴格執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推行農產品產地土壤污染防治。

                  在具體的改革措施上,河北省近期出臺的2017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以股份或份額形式量化經營性資產,保障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利,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2017年,基本完成確權登記任務,基本實現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全覆蓋。

                  各個省份也結合自身農業特點,提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在吉林省農委主任農業局長會議上,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園藝特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民收入被確立為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的5個預期目標。2017年,吉林省將整體推進土地確權、全程農機化和信息進村入戶。

                  浙江省農業工作會議會議則明確“五化”工作,即大力推進生產基地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優質化、手段智慧化、田園美麗化。具體包括,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快“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農業機器換人,推進農業發展合理布局、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功能多元等。

                  市場化改革引導產業調整

                  當前農業政策體系處在改革關鍵期,市場化是方向之一。

                  以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為例,國家調控方式不再是單一的行政力量,通過市場引導也成為重要途徑。一位農業專家表示:“到目前這個節點,農業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往前走的步伐有可能加快,更加運用市場化機制的力量?!?/p>

                  市場化改革對于產業的影響也正逐步顯現。在國家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者補貼”新機制、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大背景下,去年玉米產量和價格均有下降,進口動力逐步減弱。

                  而玉米產業的變化,也將傳導至其他糧食產業。比如,低價玉米或將擠壓飼料用的劣質小麥市場,食糖市場也可能受影響。調減后的玉米地區或將增加大豆、稻谷、蔬果等種植。

                  今年農業改革還加大了綠色導向。對此,上述專家表示,一個是在產品質量上怎么樣更加安全,另一個是在環境建設上,包括農業、農村環境。

                  去年12月,農業部和財政部發布《建立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調整了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補貼制度。這意味著未來整個農業政策體系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在今年的綠色農業重點工作中,“將以養殖業污染治理為契機,改變農村的肥料產業結構,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今年國家在這塊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可能層級推進減稅、補貼等扶持政策。”北京中環農科生態農業研究院院長印光對記者表示,這對于沼氣、生物質能、生態有機農業等產業都是利好推動。

                  長江證券研報分析,清潔生產、農業節水工程、農業環境問題、重大生態工程在中央一號文件中獲得重點關注,將帶動相關環保領域景氣度提升。其中,規模化養殖推動大型沼氣行業長期景氣度上行,市場潛力空間約600億;農業節水提升至戰略性位置,“十三五”期間新增市場空間超千億;耕地治理提上日程,“十三五”期間試點市場規模5000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與2016年一號文件相比,今年文件中刪除了“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的表述,提及“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并“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p>

                  對此,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農村互聯網金融本應發揮互聯網優勢、降低信息和運營成本,發揮農村普惠金融作用,但過去農村一直是偽互聯網金融的重災區。今年作出的一個重要調整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服務,把過去粗略的互聯網金融概念具體到技術對農村金融的促進作用上。

                文章關鍵詞:中央一號文件;一號文件;三農;農業農村發展;意見 責編:陳曉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央一號文件”力挺奶業 河南省助推“學生奶”市場

                  要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傳力度,保障學生生長發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 綠色農業促轉型:讓咱的餐桌更健康

                  綠色、健康,正在成為城鄉居民對農產品共同的追求。剛剛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這就意味著,今后我國農業將更多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為我們的餐桌提供更多的健康果健康菜健康糧。

                • 三年27次會議 中央深改小組破題諸多領域改革

                  中央深改組分別在第十六次會議和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比如,電力改革方面,去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啟動新一輪電改。

                • 經濟日報署名文章: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戰略,“飯碗論”“底線論”“紅線論”……

                • 農業供給側改革不能放松糧食生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中農辦副主任韓俊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回答了記者提問。

                • 中農辦:轉基因技術大有前途

                  特別是關于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研究,可以說是處于領先的水平。

                • 河南干部群眾熱議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圍繞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大力推進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加強營造林工程建設。

                • 中央文件關注糧食安全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糧食安全是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內容,主要還是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內容。目前文件已經印發至廳局級。

                • 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民承包經營權可抵押擔保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黨國英說,一號文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的重大問題歸根到底都涉及農村土地。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 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民承包經營權可抵押擔保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黨國英說,一號文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的重大問題歸根到底都涉及農村土地。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