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2家排隊IPO的銀行中有9家的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資產規模同比增速11家在10%以上,9家在20%以上;凈利潤11家中有7家在20億元以上,發展擴張速度可稱迅猛。
長達6年的銀行A股IPO中斷后,去年今日終告重啟,迄今1年。
自2016年8月2日,江蘇銀行在上交所IPO上市至今,A股市場上市銀行數量從16家迅速擴容至25家,而銀行的上市潮在2017還在延續。
證監會7月28日公布的最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情況,目前有12家銀行正在排隊。
銀行上市潮還在進行時。
9家銀行募資不足300億
銀行IPO重啟第一年,9家銀行在A股完成上市。
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是銀行IPO上市的最重要任務。但從實際結果看,受資本市場本身因素影響,融資額度難言樂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包括江蘇銀行(600919.SH)、貴陽銀行(601997.SH)、江陰銀行(002807.SZ)、無錫銀行(600908.SH)、常熟銀行(601128.SH)、杭州銀行(600926.SH)、上海銀行(601229.SH)、吳江銀行(603323.SH)、張家港銀行(002839.SZ)在內,9家銀行總共募集資金凈額僅為293.71億元,遠不及銀行通過優先股、可轉債等渠道補充資本的規模。
各家銀行募資規模“貧富不均”。其中,上海銀行募資規模最大,達104.5億元,排名第二的江蘇銀行募資凈額71.29億元;其次為貴陽銀行的41.08億元和杭州銀行的36.1億元。其余五家銀行募資凈額都在10億元以下,其中募資最少的是吳江農商行,僅為7.16億元。
“登陸A股是必行的第一步”。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夏樂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IPO之后,銀行還可以通過上市之后發行優先股或股轉債的方式繼續融資。
完成IPO之后,通過資本市場融資補充提高資本充足率就成為應有之意。日前,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分別公告260億元可轉債發行和140億元定增計劃;上海銀行上市之后獲準發行200億元優先股。
作為次新股,新上市銀行漲幅驚人。
除上市后個銀行股均迎來多個漲停外,一年來9只銀行次新股價也大幅增長。其中,漲幅在1倍以上的有4只,分別為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張家港銀行;張家港農商行漲幅最大,8月2日收盤報15.07元/股,相較發行價增長244.85%。漲幅最小的杭州銀行則為4.9%。
12家排隊等上市
銀行IPO排隊或擬IPO的名單還在拉長。
僅從排隊情況看,截至7月28日,12家銀行處于審核狀態。其中,總部位于省會城市的城商行包括:蘭州銀行、長沙銀行、西安銀行、成都銀行、鄭州銀行、哈爾濱銀行;總部位于地市的城商行包括:青島銀行、蘇州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農商行包括: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江蘇紫金農商行、青島農商行。僅成都銀行狀態為“預披露更新”,其余11家銀行狀態均為“已反饋”。
財報顯示,上述12家銀行中有9家的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資產規模同比增速11家在10%以上,9家在20%以上;凈利潤11家中有7家在20億元以上,發展擴張速度可稱迅猛。
其中,從H股轉回A股的哈爾濱銀行體量最大,該行2016資產規模5390.2億元,資產增速達21.2%;體量排名第二的為長沙銀行達3835億元,資產增速34.40%,居于較高水平。
另外兩家從H股轉回A股的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總資產和擴張幅度都較大。鄭州銀行2016年總資產達到3661億元,同比增速達37.84%。最新過會的青島銀行資產擴張速度最快,達48.47%。
快速擴張下,排隊上市的銀行的資產質量似乎正面臨著壓力。
從數據看,12家銀行中有6家不良率較2015年有所上升,不良攀升的比例達50%。成都銀行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率超過2%,其余10家銀行不良率均保持在2%以下。12家排隊銀行中,超過同期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1.74%的有5家。
不能排除不良率的攀升會對銀行上市造成壓力的可能性,”華南某城商行高管坦陳,農商行、城商行在快速擴張中不可避免信貸資產質量承壓;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信貸需求不足導致貸款規模下降,為保證盈利水平及規模擴張速度,不少區域性的城商行、農商行都通過同業業務進行擴張,風險可能進一步擴大。
“對于銀行來說需要時間來稀釋和消化不良,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經營的好的銀行,通過上市做大資產負債表,讓自己的資產負債表變得更加健康,同時有充足的資本繼續發展業務,是快速且行而有效的方式。”夏樂補充道。
個人異地本行柜臺取現手續費取消、經營農藥需滿足多項條件、強化對統計違法行為責任追究、軍人鐵路出行將“依法優先”……一批新規將于8月起實施,這些實惠你享受到了嗎?
近日,記者發現,一些銀行專屬理財產品比普通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0.1個至0.5%個百分點,但是,大多只有新客戶、高凈值客戶、私行客戶才有資格購買。
隨著證監會今年初發布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以商業銀行為代表,上市公司開始傾向于可轉債作為補充資本的來源。
1.4萬億余額寶中,有1.2萬億投回了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占比83%!資金大頭還在銀行體系,按1.2萬億和4%利差測算,余額寶一年卻能讓銀行少賺近500億。
今年以來,財政部聯合多部委封堵地方違法違規融資動真格,從嚴肅問責到發文詳列違規舉債負面清單,尤其是“50號文”和“87號文”這兩項整肅地方融資的重磅文件公布,地方政府性融資出現驟減。
日前,由民生銀行(8.120, 0.01, 0.12%)擔任發起機構、中誠信托擔任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民生2017年度第一期企業應收賬款資產支持票據(17民生ABN001)”成功發行,這標志著銀行間市場首單采用批量發行模式的信托型ABN(資產支持票據)正式落地。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票據融資規模下滑1469億元,這已經是票據融資連續第七個月下滑。在5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中,除票據融資減少外,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626億元,其他各項均增加。
一邊是房企對資金的極度渴望,一邊是監管的不斷趨嚴,房地產信托在搖擺中回暖,展現較強“吸金”能力。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6月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周(6月12日-18日)成立的集合信托中,房地產領域規模占比再次罕見居首。
隨著6月中下旬的到來,銀行年中考核影響開始顯現,銀行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漲”聲響起。
近期,關于首套房貸利率上調的消息一直攪動人心,從收回利率優惠折扣到基準利率上浮,難道國家政策不再支持剛需了?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多家銀行再次收緊房貸政策,部分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0%,甚至20%。
不同的銀行在交易銀行領域或者有不同的探索模式,但是主要的方向都是將銀行產品和服務更多地嵌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
從本月起,銀行實行了很多新規定,事關自己的錢袋子,不得不關心。
今天上午當事女子王女士告訴記者,在職期間,她有受到關某對其實體騷擾,幾次轉正機會都被關某影響。這種騷擾長達兩年,她為此懼怕上班。
銀行,近年來一直將服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進入銀行網點,總能感受到貼心、溫暖的服務。怎么會碰到銀行“拒絕”辦理業務呢?這個“拒絕”指的是銀行碰見后臺數據或者工作人員經驗,識別出您所辦理的業務是有“風險”的,為了您的資金不被“騙”,會對客戶進行確認才會繼續辦理業務,尤其是對老年客戶,真真正正的為他們規避了許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