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往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檢查工作在下半年進行,今年提前至上半年啟動。深圳一家中型券商債券人士對此表示,監管層主要防范債券違約風險,2016年4月曾是債券違約高峰期。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27日,債券到期償還量達2.66萬億元,創下單月規模的歷史新高。隨著時間逐漸進入債券到期高峰,違約概率相應提升。
監管層馬不停蹄開展公司債檢查。證監會曾在今年1月底對2016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現場檢查工作進行總結,兩個月后,2017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檢查啟動。再度體現防范債市風險、維護債券市場發展的決心。
公司債核查提前啟動
據多名券商人士表示,今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檢查主要分成兩部分,即先自查,后現場檢查。
上海一家券商債券承做人士指出,去年以來圍繞債券核查工作感覺壓力比較大。
相較往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檢查工作在下半年進行,今年提前至上半年啟動。深圳一家中型券商債券人士對此表示,監管層主要防范債券違約風險,2016年4月曾是債券違約高峰期。
“因為過去公司債業務發展過快,監管層認為中介機構在風控上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盡職調查,所以今年債券核查估計會更嚴格、更全面。”深圳一家大型券商債券人士談道。
談及今年核查內容,前述上海券商債券人士表示,“今年核查重點主要還是信息是否充分披露;募集資金是否有違規使用等”。
這與去年的核查方向有接近之處,據了解,2016年專項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募集資金管理使用和信息披露兩方面。前者包括了募集資金挪用或轉借他人、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等。后者則包括未準確披露募集資金使用信息、當年累計新增借款或對外擔保超過上年末凈資產20%未披露或未及時披露、關聯方交易披露不完整等。
前述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的債券人士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核查內容還是跟以往相似,比如還本付息的措施是否到位;托管銀行和托管賬戶的風控要求有無貫徹到位;應該簽的協議是否簽了。”
據了解,今年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核查中,還包括了核查評級機構,此前證監會主要檢查券商和會計師事務所。
“其實對評級機構的核查要求和對券商差不多,監管層要核查評級機構的底稿是否齊備;盡職調查是否充分;評級的決策是否完善。”前述深圳中型券商債券人士表示。
債券到期規模超2.5萬億
除了公司債發行人專項核查外,今年以來,監管層圍繞債券的“從嚴”要求頻頻用“指引”確定下來,比如2月底證券業協會召集券商發布《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承接負面清單指引》等;3月17日滬深兩地交易所發布試行《公司債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管理指引》。
北京一家券商固定收益人士談道,“監管思路不難理解,主要強化券商從承攬到承做、從承銷到后續信用跟蹤的風控過程。以前券商重在承銷,對后續公司經營情況、償還能力的跟蹤沒有重視。”
在他看來,隨著公司債到期規模增加,違約概率也相應提升,風險防范工作刻不容緩。“我們認為今年債券違約風險并沒有解除,可能比去年更嚴峻。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化、金融去杠桿、海外因素影響,信用風險依然很大,信用債違約將成常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27日,3月債券到期償還量達到2.66萬億元,創下單月償還規模的歷史新高。早在2016年,債券到期償還量已迅速達到1.5萬億規模以上,隨后每月持續在1.5萬億-2萬億之間浮動。
同期,3月至今共有6只債券出現主體評級下調,涉及兩家企業發行人,分別為華盛江泉和珠海中富。
其中華盛江泉的12江泉債在3月13日出現“回售違約”,該債券規模7.7億元,華盛江泉已支付利息,但未能派發本次回售債券的本金,同日鵬元下調主體評級至C。
“經營機構要在經營活動中始終牢記,真正做到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義務和責任牢牢扛在肩上。”證監會主席助理黃煒在《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實施培訓會上如是說。
3月8日,東方日升發布了《關于非公開發行股票進展暨延期復牌公告》。公告稱,截至3月8日,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詢價、報價工作尚未最終完成,將繼續停牌。
3月8日,東方日升發布了《關于非公開發行股票進展暨延期復牌公告》。公告稱,截至3月8日,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詢價、報價工作尚未最終完成,將繼續停牌。
3月6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了11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全部獲得通過,而相比2月27日,發審委審核了9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8家獲得通過,1家暫緩表決的結果,證監會審核并通過的數量明顯增多。
今天下午舉行的證監會例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查涉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大股東減持行為,并購重組存投機炒殼頑疾,將加強監管。
證監會批復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指引明確了分級基金二級市場投資者適當性安排,投資者須簽署風險揭示書。定位為30萬元門檻,進一步明確了分級基金折算業務流程。指引從發布到正式實施會預留5個月過渡期。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消息,2016年11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受賄一案。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李量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量進行了最后陳述,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證監會官員在周一的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指出,企業再融資募集所得資金不鼓勵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并需詳細披露募集資金的實際投向。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再融資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募集資金只能用于房地產建設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償還銀行貸款。
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開啟了全鏈條監管模式。
6人合謀控制多賬戶操縱股價 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對黃信銘等6人合謀操縱首旅酒店、勁嘉股份、珠江啤酒股票價格一案調查、審理終結,操縱細節也隨之曝光。
1、證監會監管轉型 派出機構處罰案件提升 證監會此前已經授予全部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權,據發言人鄧舸介紹,2015年派出機構行政處罰結案98件,罰沒款5872.75萬元,其中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0件, 內幕交易案 33件,超比例持股未披露案13件,短線交易案10件。
屢登富豪榜、被稱為西部最神秘富豪的闕文彬遭證監會立案稽查的消息終獲證實。2015年胡潤百富榜,闕文彬連續第八年蟬聯甘肅首富,個人財富已經增至200億,資產排名也上升至第101位。
據證監會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新三板場外意向買賣平臺的情況,證監會今日表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的唯一合法平臺,包括發布掛牌公司股票買賣意向信息,其他任何市場機構不得組織類似交易行為和買賣意向發布。
今日凌晨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接受了CNN記者Richard的短時訪談,他勇敢、直率地承認,熔斷機制“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市場的決策”。
劉欽濤于2015年6月2日,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的“中國南車吧”發布關于“風險預警”的帖子,證監會最終責令劉欽濤改正,并處15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