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跨境人民幣業務最佳“時間窗口”已成形

                2012-05-24 09:5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金融危機送給我們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必須要利用這個時間窗口,迅速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昨日在“2012跨境人民幣金融創新論壇”上如是表述。

                  他認為,在探討了多年之后,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現如今應該有個清晰的時間表,以形成倒逼機制和約束作用。

                  巴曙松指出,如今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國家金融動蕩,客觀上使得國際社會對新貨幣需要擴大,尤其是對新興貨幣的使用,在這個時期,各個國家對國際貨幣制度改進的多元化方向方面分歧不是很大。同時,中國經歷了早期的改革開放之后,下一步的改革開放也需要尋找到新的動力。

                  “如果等到歐美走出危機陰影,又回到以歐元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下,再來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難度會比現在大很多。”他說。

                  “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應該有個清晰的時間表,形成倒逼機制和約束作用。”巴曙松認為,現如今資本項目可兌換應該變得具有操作性,擬定一些標準,配合離岸市場發展的人民幣國際化,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討論的課題。

                  巴曙松認為,必須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時間窗口,迅速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形成一個具有深度的,具有足夠多市場主體參與的人民幣境內外市場,屆時,金融動蕩平穩之后,人民幣國際化應具備一個大致完善的制度框架,包括資本的流入流出、相配套的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專門的人民幣境內外清算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監管制度等。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