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7日09:45 來源:環球網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神州大地吹響了消除貧困的雄渾號角。扶、搬、保、救、管等一系列脫貧攻堅辦法和方案,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貧困人口奔向繁榮富裕的美好明天。
楊建國和延參法師在山東為西瓜代言
身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微博區域專家團專家,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楊建國一直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擔起一份責任。2014年8月份,在甘肅省禮縣考察的過程中,面對站在堆成小山的蘋果面前愁眉不展的農戶,蘋果滯銷的難題如何解決,楊建國一直在思考。隨后,新浪微博出現了這么一個話題#我為果農代言#,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電商強勢興起,為何不利用微博卻幫助果農進行營銷推廣呢?這是這個微博話題的起源,創建人就是扶貧創客計劃廣大使楊建國。閱讀量一天過10萬,一周過500萬,不到四個月突破1億,到今天開設時間兩年有余,閱讀量超過了4億......陜西蒲城的酥梨、甘肅禮縣的蘋果、山東濟寧的地瓜、河南濮陽的蘿卜、唐山的核桃、安徽歙縣的蜜桔、山西壽陽的卷心菜……天南海北的農戶因為#我為果農代言#紓解了燃眉之急,重新點燃一家人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與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交相輝映,“互聯網+”思維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爆各個行業,形如電商產業園等新興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如何利用互聯網將脫貧助農連接起來,看看#我為果農代言#創建以來的足跡,足矣總結出來一套理論。南抵福建光澤北達吉林公主嶺,在西北某個國家級貧困縣,我們親眼看到了政府投入巨資興建的電商平臺,明亮整潔的辦公環境,嶄新先進的操作機器,走廊里懸掛的馬云創業語錄,引進人才、設備、外出學習培訓......政府期望靠技術改變落后發展面貌的良苦用心讓人為之動容,然而客觀而論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新技術被適應、被掌握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
楊建國在“新銳融媒海南互聯網農業小鎮行”論壇上做主旨演講
2015年12月上旬“新銳融媒海南互聯網農業小鎮行”,海南互聯網小鎮“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新態勢讓所有人眼前一亮。作為典型的傳統行業,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強、季節性強、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生產分散等特點,在擁抱“互聯網+”的過程中,既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改造農業,又要符合農業行業本身的發展特征,找到一條可以復制和推廣的互聯網+農業的商業模式就成了關鍵。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最怕的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楊建國為河南靈寶滯銷蘋果代言
2016年,整個靈寶地區的果農都是一片愁云慘淡,干了整整一年,蘋果遭遇滯銷。同年3月,一場幫助靈寶果農的愛心接力在#我為果農代言#的話題平臺上展開。3月5號第一條相關微博發出,通過網絡號召的同時,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楊建國個人認購10000斤蘋果,截止到3月5日19:00,總閱讀量已經超過3.3億人次,并且得到了廣泛的評論和轉發。通過這個渠道,一個丹東的客商計劃采購20噸,鄭州一個客戶計劃采購10噸,一位網上大咖計劃發起一個眾籌項目……
點點滴滴的愛心匯聚過來。一場場愛心助果農的行動,讓#我為果農代言#微博話題的價值體現出來,而通過#我為果農代言#的運作和思考,楊建國也總結出了一套理論。除了地理區位條件等無法改變的現實原因之外,一些橫隔在農產品與市場之間的障礙:品牌混亂,缺乏識別度;用戶體驗欠佳,傳統的小農意識作祟,后續服務疲軟;人才欠缺,電商平臺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營銷手段滯后,對互聯網思維理解與應用止于皮表。
果農也應該‘觸網’,也需要學會使用網絡、客戶端,掌握市場行情、了解銷售價格,拓寬銷售門路,根據市場行情適時順價銷售,走互聯網+果業的路子,從而讓生產、流通、銷售、消費更加相互銜接,減少銷售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將種果、賣果收益做到最好,將成本或者損失降到最低。
楊建國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南光山縣調研并幫助貧困戶脫貧
“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眼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在河南有53個貧困縣,包括38個國家專項計劃敲定貧困縣和15個省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何讓這些地區不等不靠、立足自立自強甩掉“窮帽”,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今年7月,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展開組織了“網絡大咖看脫貧攻堅”行動,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楊建國,也在隨行之列,第一站來到了光山,這里這里是中央辦公廳的對口扶貧對象,扶貧經驗曾被省委書記謝伏瞻 省長陳潤兒點名表揚。“房前屋后一畝茶”“一口池塘一群鴨”的典型做法,極具信陽特色。茶葉之鄉、羽絨產業輸出大縣等等名號掛在身上,企業集團與貧困戶結成對子、深度開發“光山十寶”的土特產成了當地擺脫貧困帽子的法寶。參觀過程中,楊建國還自掏腰包將1000元現金放在一戶因病致貧的老農手中,楊建國說到“輸血解決不了問題,自己造血才能真正致富”,掌握了自己的技術,才能走上最可靠的脫貧之路。雖說一行時間緊促,但是通過微博發出,短短兩天閱讀量達到420多萬。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不只是個口號,而是每個人的責任。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身為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的楊建國,不“喊破嗓子、不做樣子”,不做旁觀者、局外人,開設微博話題,身體力行幫助果農,推廣脫貧經驗,這份不變的敢擔當、能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探索發展新路。
作為鄢陵產業發展顧問,老楊參加了博覽會的招商推介環節,助力鄢陵廣結四海“康養+”良緣,并做了題為《康養產業風口期下的鄢陵機遇》的主旨演講。
這兩天,筆者應邀參加了由人民網山東頻道和淄博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淄博陶瓷·當代國窯”融媒體山東行活動,收獲頗豐。
主持人楊建國和兩位嘉賓梅紹華、陳澤峰一起,為縣域招商,創造了一個“綠色招商”樣本,把綠色發展與精準招商無縫對接起來。
中國標準的背后,帶動的則是整個產業生態。標準輸出是對產品輸出的巨大升級,將會帶動技術、產品、服務、金融、文化等為一體,不僅能將我國一流的技術、制造以及設計施工、運營帶到世界,更能在全球范圍內宣傳、推廣中國制造的全新形象,帶動我國更多的產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上周河南金融扶貧現場會上上,河南省長陳潤兒強調,要在全省推廣金融扶貧的盧氏經驗,而這也充分說明了對“盧氏經驗”的認可。
老楊今天跑到遼寧覺華島,多了幾個佛緣,一是和“失散多年的兄弟”延參法師再次組團參加活動,另一個就是這次活動的主題:菩提文化。結合上午的考察,我覺得咱們覺華島菩提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階段還存在著兩個短板: 第一,菩提文化的影響力相對較小;
鄭州作為“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城市,鄭州航空港又連接著全球資源和市場優勢,對于許昌來說,正是可以“借力”的重要的窗口和機遇。另一方面,許昌優秀的產品和企業,也能借助鄭許一體化的通道,更深入的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將好的產品和產業輸出到國外。
在《老楊會客廳》的“牽橋搭線”和見證下,雙方經過數周溝通和對接后,達成共識。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產業發展和項目投資,進一步提升開封文化旅游品牌,助推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
6月11日《第一書記邀您來看看》河南廣電全媒體走進大別山 光山篇,在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新落成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里進行。對于當天河南廣電全媒體主辦的活動,楊建國認為,河南廣播電視臺為光山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僅是宣傳,還提供了巨大的營銷平臺。
5月12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長舒慶向媒體介紹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
10號上午老楊參觀考察了開封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現場感受了下被總理點贊的“二十二證合一”創新,隨后老楊與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肖文興好好聊了聊。
李克強總理今天在開封考察時說,開封過去以“古”聞名,今天通過自貿區要以“新”出彩。
“考核工作必須較真碰硬,要嚴肅嚴謹,要公平公正,還要突出問題導向。”楊建國說,河南廣電全媒體的這組評論一針見血,敲響了身邊的警鐘,輿論作用就要警醒不作為、不落實的干部。
楊建國認為,河南廣電全媒體一次次的迅速有效“反應”,本就是主流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應有的“落實”。
前不久,河南省召開轉型發展攻堅推進會,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對河南產業轉型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孟州產業發展后,楊建國結合之前參加的“全省重點項目暨轉型發展攻堅集中觀摩活動”,他總結目前產業集聚區內企業日子不好過突出的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