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兒子瞞著母親賣其房產 法院判決賣房協議有效

                2017年03月23日08:19  來源:大河網-河南法制報

                5034

                兒子瞞著母親賣其房產 法院判決賣房協議有效

                  兒子瞞著母親偽造委托書,擅自把母親名下的房產轉賣給他人,這樣的房屋買賣協議是否有效呢?

                  我國《合同法》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以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身邊的事兒

                  向某與李某系母子關系。向某擁有一套位于許昌市區的房產。2011年,因向某出國看望女兒,上述房產適逢拆遷,李某便代表向某與當地社區改造指揮部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約定將向某所有的上述房產予以拆遷并給予一套安置房,同時給予相關拆遷安置費27789元。

                  李某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提供了向某出具的委托書,內容為“本人因在國外,無法處理家中事務,特此委托我兒子李某全權處理拆遷賠償事宜”。該委托書有向某的簽字并加蓋其個人印鑒。后李某與孫某簽訂了房屋產權轉讓協議,以15萬元的價格將上述安置房轉賣,協議附有向某的委托書。

                  向某得知情況后,一紙訴狀將李某告上法庭,要求確認李某與孫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

                  法庭另查明,2012年,向某回國后得知兒子李某賣安置房一事,曾以委托合同糾紛為由將李某訴至法院。經許昌市魏都區法院組織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協議內容為向某、李某二人均認可上述委托書系李某偽造,委托書上的簽名不是向某本人所簽,該委托書無效。

                  結果

                  3月16日,魏都區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李某和孫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有效,駁回了向某的訴訟請求,建議向某向李某另行主張其遭受的損失。

                  法理解析

                  魏都區法院認為,公民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李某將向某的房產賣給孫某,并提供了委托書,故向某與李某形成委托代理關系。因向某就委托書的真偽情況提起訴訟,故李某在代理向某出售房產時并沒有代理權。我國《合同法》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以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因李某在向孫某出售房產時提供了委托書,雖然該委托書事后被確認系偽造,但孫某在購買房產時并不能辨別委托書的真偽,且李某系向某之子,孫某有理由相信李某有代理權,故李某代理向某出售安置房的行為有效。

                  李某偽造委托書代理向某出售房產,存在重大過錯,向某由此所遭受的損失可以向李某另行主張。據此,法院作出了上述判決。(記者胡斌通訊員趙市偉臧東亮)

                文章關鍵詞:房產;判決;法院判決;賣房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房產“繳稅潮”退去 節后鄭州房產交易大廳冷清

                  元旦假期后第一個工作日,鄭州“繳稅潮”退去。昨天,記者探訪位于鄭東新區CBD的鄭州市房產交易大廳發現,繳稅的市民大大減少。

                • 房產“繳稅潮”退去 節后鄭州房產大廳冷清

                  元旦假期后第一個工作日,鄭州“繳稅潮”退去。昨天,記者探訪位于鄭東新區CBD的鄭州市房產交易大廳發現,繳稅的市民大大減少。

                • 鄭州市民買了套二手房 過戶一個月后竟被查封

                  10月11日,王女士去金水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時,工作人員告訴她,上述房產已經在一天前(10月10日)被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查封,查封登記表中“權利人”一欄仍是原房主劉女士的名字。”  王女士拿出的鄭州市房產檔案館出具的“鄭州市個人房屋權屬查詢證明”顯示,早在9月23日,上述爭議房產權屬就已轉移到自己名下。

                • 評論:干實業的輸給炒房太太團 并不意外

                  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以來的事實告訴我們,過去10多年,給百姓帶來最大財富效應的不是實業,而是房地產,在中國創造了財富神話的,不是實業而是房地產;過去10年,中國最大的財富浪潮是房地產而不是實業。

                • 近82%北京老人擁有房產 成為養老潛在經濟支撐

                  北京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擁有自己產權房子的比例近82%,有7.7%的中老年人擁有兩套房產。當前,大部分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只能進行諸如測量血壓等極簡單的操作,幾乎不能提供任何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

                • 深圳“鴿籠房”涉違法改建銷售 并未被搶購一空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在官方微博上通報了“天價鴿籠房”的最新調查結果。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已經對涉嫌違法違規行為責令立即整改,并依法做出相應處理。

                •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不朽,房地產也一樣

                  8月13日,由大象融媒攜手浩創優谷主辦的“大象融媒七里河畔名家公開課”在鄭州如期舉行,我們請到了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女士。

                • 房產稅會再度難產嗎

                  房產稅緣何“難產”?如樓部長所言,信息征集能力弱、利益阻礙是兩大阻力。房產信息聯網不見下文,難度更大的不動產統一登記會蹈覆轍嗎?

                • 第一批商品房購買者開始換房

                  雖然下半年關于樓市調控的風聲不斷加大,但屢經調控的北京樓市似乎沒多少人擔心房價會因此大幅下跌,相反,不少改善型的購房人擔憂的卻是信貸收緊可能導致購房成本進一步加大,因而都在積極尋求機會入市置業。

                • 日本房產泡沫親歷者:中國房價上漲更快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會問,房價還會繼續漲嗎?這樣漲下去,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崩盤?想買房的人最想知道該何時入手,投資客想知道選擇何時離場才能賺得最多……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