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振杰)2月10日,記者從鄭州海關獲悉,2016年新鄭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3161.2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1808.5億元,進口1352.7億元,位列全國39個綜合保稅區第一位,比排名第二的昆山綜合保稅區高出近500億元。
目前,我省共有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等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有河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河南德眾保稅物流中心(B型)、河南商丘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三個公用型保稅物流中心,還有遍布全省的十多個公用型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有效實現了多種保稅平臺的功能互補、區位聯動、集聚合力,為我省保稅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蓬勃發展,內銷貨物選擇性征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等一批含金量較高的全國性試點紛紛落戶我省,將進一步加快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業務發展和功能創新。2016年,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合計實現進出口值3239.6億元,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8.7%。
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發展,爭取實行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推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力爭成為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試點。
昨日,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口岸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三互”大通關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
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
1月18日上午,在鄭州海關舉行的2017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去年我省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首次跨入全國前十,而以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取代傳統產業獨占外貿進出口鰲頭,成為河南外貿的支柱產業。
2016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這些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保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
去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紛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1月13日,記者從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經國務院批復,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設立。按照批復,鄭州經開綜保區由封關運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整合升級而成,規劃面積3.204平方公里。
河南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后監管等5個領域28項改革事項中,已復制推廣19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的6項改革事項中,河南已復制推廣5項。
企業選擇按進口料件征收關稅時,應一并補征關稅稅款緩稅利息。新鄭綜保區內企業如充分利用該項優惠政策,可自主合理降低稅負、降低成本,更有利于區內企業靈活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記者22日從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了解到,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一年多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2014兩版負面清單公布后,有關方面評價清單偏長,開放度不夠,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4月16日,河南省進出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有限公司與加拿大全球交通樞紐中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信息交流、電子標簽、集裝箱業務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方案》還進一步提出了優化口岸執法資源,開展查驗機制創新和綜合執法試點等改革舉措,探索體制創新。
貴州省人民政府19日公布,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同意設立貴安綜合保稅區,這是貴州省第二個獲準設立的綜合保稅區。綜合保稅區和保稅港區一樣,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