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3800億項目簽約 吹響2017年河南PPP合作前進號

                2017年02月03日07:12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5034

                萬億PPP扮靚基礎設施新貌

                  核心提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省PPP入庫項目已突破萬億大關,增長勢頭位居全國前列。總規模3800億的項目簽約,吹響2017年河南PPP合作的前進號。從市場角度來看,PPP模式,有效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發揮。而從社會層面深究,“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做法,不僅讓政府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規劃引導和監管服務之上,更倒逼其職能加速轉變,讓百姓收益更為明顯。

                  PPP合作河南加速前行

                  在PPP的賽道上,河南正在疾步前行。

                  趕在春節前,河南省2017年首批108個PPP合作項目正式簽約。總投資規模僅3800億元的投資涉及重大市政工程、交通基礎設施、城市供水、水道整治等領域。

                  這是繼2016年年底簽約總投資近2100億元的74個PPP項目后,我省在PPP模式上的再一次發力。據省財政廳一位人士介紹,在2017年的項目推進合作中,我省將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在線監管、管理程序、分類操作流程、聯審機制、競爭性必選方式等一整套工作體制機制,為推進我省PPP項目健康快速發展做好堅實保障。“2016年,我省已有180多個PPP項目落實社會資本方,總投資達5053億元。以PPP為基礎,大項目紛紛落地,鐵路公路建設加速推進,河南基礎設施迎來大發展。”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過去,基礎設施、市政、環保等方面,都是政府財政自投自建。而現在則通過引入社會資本來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在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看來,這種合作機制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次體制機制變革,對于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等具有重大意義。“PPP模式是一種新的國家戰略。”他認為,社會資本的引入,在化解政府公共投入不足難題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利用社會資本方的專業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事實上,早在2014年,我省就已開始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并穩占全國PPP運用與實踐的第一梯隊。2016年2月,河南省財政廳PPP管理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項目庫、社會資本投資人庫、中介服務機構庫、金融機構庫等也陸續建立。而多地政府也根據省內制定的PPP模式政策框架和制度規范,結合當地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發展等工作,探索建設項目動態管理目錄庫、推動行業龍頭、金融機構等等社會資本的積極對接。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省級PPP項目庫入庫項目達到847個、總投資規模10208.3億元;已確定社會資本方項目145個、涉及總投資2437.3億元。其中入選財政部第三批示范項目24個、涉及總投資391.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僅入選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就有41個,投資總額736.33億元,占全國入選數量的五分之一,位居全國首位,得到了社會廣泛響應。

                  除了規模和數量外,河南經驗,也為人們所稱道。在2016年5月全省PPP模式推廣應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國家財政部PPP中心負責人就表示,河南在PPP上,總結出了洛陽模式,在基金模式、公司管理等方面很有心得,并準備在全國組織相關單位來洛陽學習。

                  河南為何會在PPP領域取得如此多的成績?張崇偉用“潛力”兩字概括。“河南的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就意味著投資潛力巨大。”同時,河南省財政并不算寬裕,推行PPP模式,不僅可以加大城鎮化與公共服務投資的開放度,還可以讓社會資本進入獲得贏利渠道。“可以說,PPP合作是新常態下,河南穩增長的必然選擇,也是基礎建設的優選項之一。”

                  融匯創新發揮PPP合作源動力

                  自2014年我省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以來,隨著制度體系的建立、扶持政策的出臺以及項目實操的不斷運用,PPP項目運作的長效正在不斷顯現。

                  而在運用、創新的過程中,以PPP為骨架,填入符合項目與實際需要的筋肉,正在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嘗試。

                  2016年7月,開封市民政局與河南宏錦源實業集團公司,簽署總投資額2.2億元,占地面積70.95畝的開封市民生養老院PPP項目。在該項目中,開封市財政在一次性投資后,將不再提供資金補償,而是采取以投資換床位,以床位補充盈利缺口的補償方式。

                  “這種‘補償式’PPP項目,顯著滿足了社會資本對于持續盈利的需求并降低財政壓力。”一位開封市民政局人士介紹,此次開封市政府的投資,將換取養老院中的500張床位,其中255張床位將交付給項目公司,作為年度項目差額收益補償。只有在交付項目公司的床位收益不能補償時,才會用財政以貨幣補償,且財政支出上限不超過289萬元/年。

                  也就是說,開封市政府采取拿出了部分實物“股權”,給予項目公司增加盈利能力,保持該PPP項目可持續性的預期。一位行業人士坦言,開封市政府的這種嘗試,在壓縮財政投資的同時,考慮到社會資本的盈利需求,給予其持續性的盈利空間。“也減小了項目可行性風險。”

                  除了創新合作模式外,將基金控股新形式嘗試運用到PPP模式中,亦是我省在PPP項目創新上的一大特征。

                  據了解,從去年以來,我省財政部門不斷深化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模式。先后設立與落地了千億級現代服務業產業投資基金、1390億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1000億元規模的“郵銀豫資一帶一路(河南)發展基金”等,為我省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扶貧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與此同時,我省還不斷加大財政涉企資金基金化改革,先后成立了中原科創風險投資基金、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等8只基金,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放大帶動效應。目前僅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就已確定9個直接投資項目,投資額達5.8億元,并與四個省轄市合作設立了子基金,助力“河南制造”邁向“河南智造”。

                  “以PPP模式為載體,建設‘1+N’基金化改革制度管理體系,是推進我省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開展的有力抓手。”省財政廳一位人士表示,我省還在持續深化與中國PPP基金公司的合作,目前首批投向河南省5個項目,投資金額20.5億元。中國政企基金第一只子基金20億元也已落地實施。

                  職能轉變路上仍要面對新挑戰

                  在總結PPP洛陽模式的經驗時,洛陽市財政局一位負責人坦言,對于PPP項目,政府不是盲目地一發標、一掛網、一發布就完了。“政府要做很多瑣碎的工作,做好服務、做好監管,只有這樣才能奠定后續成功的基礎。”

                  這也正是PPP在起到融資作用的同時,所蘊含的另外一大意義。

                  正如洛陽,從2013年就開始運作的PPP模式給其帶來的最大感受是,政府職能轉變了,以前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現在只扮演“裁判員”。“變成分期購買企業服務了。”

                  這種政府和社會資本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起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期合作關系,加速驅動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張占倉簡言,這改變了過去重投資、輕運營的傾向,引導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規劃引導和監管服務之上。

                  “借助專業人做專業事,提高了管理效率,但這也對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戰。”張崇偉稱,項目工程建設本身,對于企業與政府來說都不復雜。PPP合作的難點,在于保證后續項目公共服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比如對路橋的運營維護,其意義就大于建設本身。”

                  正因此,對于不少地方政府來說,項目的可操作、可控性,項目實施的配套方案、制度以及基礎條件的完備與否等,都是其必須面對的工作。上述南陽市財政局人士稱,政府變成了項目監理,要考慮的不僅是帶動多少社會資本投入,更多要考慮的是規劃引導與監管服務。

                  2016年3月,河南省財政廳專門推出十大PPP簽約項目案例,直言我省PPP模式推廣運用尚處于探索期,項目如何規范運作、成功落地以及有效的運營與監管,是下一步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

                  一位金融行業人士劉先生也表示,當前PPP項目雖然申報數量較多,但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民間投資動力不足,PPP項目確定社會資本方的比例較低,且很多項目是邊批邊建,手續不完備,難以滿足金融機構信貸審批條件,導致銀行貸款跟進較為緩慢,仍需繼續探索磨合。

                  “從全國看,河南對‘PPP’認知仍顯不足,政府加強引導非常有必要。”張崇偉認為,除了在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督促指導等方面繼續提質增效外,平衡各方利益,依舊是PPP項目推進的主要工作點。“要考慮到社會資本進入后的投資收益問題,要考慮到如何分擔不可抗力風險的解決方案等,這些都要在項目啟動前就拍定下來,顯然一些地方政府仍不適應。”

                  他認為,對于社會資本來說,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就意味著難以取得較高收益,但如果能有穩定健康的預期,仍然會提升民資涉足的意愿。““這就需要政府提前建立好利益分配機制,按市場規則辦事,把所有該談的事都談清楚,讓定價、調整、監管乃至保證機制制度都緊緊跟上,讓老百姓滿意,讓民資與政府雙贏。”(記者 程昭華/文 白周峰/攝影)

                文章關鍵詞:PPP模式;潛力;股權;子基金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南篇】PPP模式河南探路

                  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對話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以期對我省各地在推廣運用PPP模式時提供幫助。記者:目前,PPP模式正在全國大力推廣,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對河南PPP模式推廣評價很高,稱PPP模式要看河南,PPP模式要學河南,河南的PPP模式走在全國前列。

                •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南篇】滎陽掀起公立醫院PPP項目的“紅蓋頭”

                  一提起醫院整體建設的話題,滎陽市人民醫院負責基建的副院長楊明理就禁不住嘴角上揚。2015年12月,滎陽市人民醫院整體建設PPP項目簽約,這是我省第一個醫療類PPP項目,項目預算總投資6.4億元,項目特許經營期為12年。

                • 河南推行PPP模式帶來的啟示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陸續推出了一大批PPP項目,吸引了眾多社會資本的目光,并有一批項目成功簽約。尤為可喜的是……

                • 鄭州首個以PPP模式開展的特大型重點工程發布招標

                  鄭州市推廣運用PPP模式再次邁出“破冰”之步,日前,鄭州市首個以PPP模式開展的特大型重點工程——107輔道快速化工程PPP項目發布招標公告。“

                • 河南推廣應用PPP模式 助力我省新型城鎮化

                  作為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手段,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全省市政公用領域大力推廣PPP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超千億元資金投入到市政公用設施建設。

                • 河南省應用PPP模式典型: 洛陽扎實推進PPP

                  不久前舉行的第十期中國PPP沙龍中,洛陽市就該市市政道橋工程PPP項目進行案例分享,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孟春評價為“十分規范”。

                • 項城PPP模式引來民辦教育百舸爭流

                  項城市積極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推進辦學模式創新,科學制定各項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利用PPP等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教育領域,加快了民辦教育事業發展,初步實現了辦學形式多樣化、投入渠道多元化、學校辦學主體化、資源效益最大化的共贏局面。副省長徐濟超批示:項城PPP辦教育模式具有借鑒意義,請教育廳總結,更有力推進省民辦教育發展。

                • 六部門鼓勵地方運用PPP模式推進公租房投資建設

                  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于近日印發《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進公共租賃住房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通知》,鼓勵地方運用PPP模式推進公共租賃住房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 鄭州進入“PPP紀年” 首批總投資超千億

                  比如鄭州市環城生態水系循環工程,這一項目為純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缺乏“使用者付費”,因此回報機制采用政府付費方式。拿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來說,整體項目總投資為138.8億元,足夠完成17個鄭州市環城生態水系循環工程修建(官方公布該工程總造價約為7.8億元)。

                • 鄭州探索PPP模式推32項目 2017年實現適宜領域全覆蓋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天君,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財政部駐河南省專員辦黨組書記、監察專員孫光奇出席推介會。在隨后進行的項目簽約儀式上,市政府及相關投融資公司分別與意向社會資本簽署10個框架協議,現場簽約7個PPP項目,總投資353.8億元。

                • 鄭州探索開啟PPP模式 首批推介32個社會資本合作項目

                  4月8日,鄭州市“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議現場,鄭州市政府面向全國發布首批32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市政府及相關投融資公司分別與意向社會資本簽署10個框架協議,現場簽約7個PPP項目,總投資353.8億元。

                • 鄭州探索開啟PPP模式 首批推介32個社會資本合作項目

                  4月8日,鄭州市“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議現場,鄭州市政府面向全國發布首批32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市政府及相關投融資公司分別與意向社會資本簽署10個框架協議,現場簽約7個PPP項目,總投資353.8億元。

                • 樓繼偉:明年適當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

                  創新機制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利用PPP模式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盤活存量房。對于近期社會關注的PPP模式,樓繼偉表示,將創新機制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利用PPP模式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盤活存量房,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劉尚希表示,促進結構調整就是要有針對性,對過剩產能、高新技術、創新驅動等方面有區分的加大力度。

                • 發改委調研14金融機構 投融資改革大幕將啟

                  經營性項目主要引入PPP模式,準經營性項目目前最好的投資主體是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而非經營性項目主要依靠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此舉意味著,現階段的投融資體制改革中,將打破過去各部門分散管理的模式,制定統一的政府投資計劃,實現并聯管理,加強縱橫聯動,確保監管到位。

                • 鄭州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天天挖溝"將成為歷史

                  據介紹,4月21日,國家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在中國建筑文化中心開展“2016年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2013年8月,河南省首個地下管道綜合管廊項目在鄭州市經開區正式啟動,項目全長為5.58公里,工程總投資約為2.69億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