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一改此前“城改用地”默契成交的固定套路,4宗住宅用地引發哄搶,最終“花落三家”,且接連觸發“熔斷”。昨日上午,2017年鄭州土地市場“招拍掛”的首秀,留下的不僅是競拍的火藥味,更有對“城改默契”是否從此改變的深長意味。
【消息】4次觸發“熔斷”還有一塊商業用地溢價9400萬
著眼鄭州土地市場,1月4日可被稱為“熔斷普及日”。昨天之前,已在鄭州現身3個月之久的“熔斷”只真實發生了一次,但昨天一天,“熔斷”一下來了4次。
昨日上午,二七區的6宗土地開啟鄭州土地市場2017年首次“招拍掛”,6宗土地位于由鼎盛大道、天泰路、南桂路、嵩山南路合圍出的區域,大致位于如今嵩山南路以西,且在南三環與南四環之間的位置。在由國土部門公示的出讓信息中,6宗土地明確顯示為城改用地。
在這6宗土地中,4宗土地規劃用途為住宅用地,共占地約152.54畝,且容積率均“大于1,小于3”,未來建筑均限高80米。另兩宗占地約68.24畝,容積率不高于4.0,規劃用途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
對于昨日的競拍,在6宗土地正式歸屬前其實已有“劇透”。前天晚上,大河報記者登錄“招拍掛”系統時便已發現,一改城改用地報價的波瀾不驚,提前一晚,4宗宅地便已有多輪報價。昨日的網拍過程可謂“慘烈”,4宗住宅用地均觸發了“熔斷”點,最終采取“在‘熔斷’價至起始價200%范圍內一次競價,距平均值近者拿地”的競價模式決定歸屬(“熔斷”執行細則本報2016年11月1日曾報道)。其中折合樓面價最高的一塊是(2016)163號宗地,折合樓面價每平方米近4100元。
在后續兩宗商業用地的競拍中,“劇情”出現反差,167號宗地以起始價成交,而166號宗地則歷經80余輪角逐,以高出起始價9400萬元的價格成交。
【分析1】樓市向上向下?
自鄭州頒布“限購限貸”政策并“升級”以來,鄭州房地產市場不似之前火了。大河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連鎖房屋中介機構獲悉,對比此前兩個月,鄭州如今的二手房交易量已下滑40%左右。但是,“從開發商搶地的熱情中,不難看出對未來樓市的信心”。業內人士A先生(應受訪者要求隱去真實姓名,下同)這樣點評說。
作為某成熟地產企業的“項目總”,B先生從另一層面解讀了昨日的“火爆”。他告訴記者,從1月15日起,再審批的土地要競拍,就得憑借“復墾券”(我省出臺的新政策,從今年1月15日起,新審批通過“招拍掛”的土地,開發商競買需憑“復墾券”入場)。而目前,鄭州又正處于“密集供地期”,這對所有開發商來說都是一個機會。“今年是否好過,就看‘這一仗’怎么打了。”B先生預測,從昨日開始,鄭州未來一段時間的網拍或將“更加慘烈”。
【分析2】“城改默契”是否從此改變?
大河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昨日成交的6宗城改用地,此前已有某知名地產商前期介入,原本是該開發商在附近一成熟項目的2期用地。“地塊周邊的宣傳廣告都打出來了。”一位在附近樓盤工作的銷售顧問說。
自打數月前,“K2”(北京一家地產開發商的曾用名;其曾在許多城市,通過“招拍掛”的形式摘得“已默認有主”的宗地)的名字出現在鄭州地產“江湖”伊始,此前鄭州“提前進場、定向拿地、返還成本、底價成交”的傳統城改模式開始受到沖擊。
“雖然‘K2’最終被‘攆走’,但它的出現已然加速了鄭州城改模式的革新。”業內人士C先生說。與他的說法類似,一消息人士也稱,市政府有關人員也有改變城改模式的想法,“不再允許開發商提前進場,定向開發”。
“總有人把‘不搶城改用地’給加上一個道德枷鎖,說這是‘道義’,是‘江湖規矩’。”對于城改用地“招拍掛”的默契,供職于國內某一線地產開發公司的C先生不以為然,“道義,當然可以講,但企業逐利天經地義,這并不丟人”。
【分析3】昨日土拍或劇透2017樓市“新熱點”
“2017年的樓市熱點或轉向鄭州三、四環之間的夾縫地帶。”看完昨日的網拍,地產營銷人士D先生這樣預測,而昨日成交的6宗土地所位于的“二七新區”,也部分在此區域。
據公開資料顯示,二七新區位于鄭州西南部,從區位上看,其位于鄭州市2008年-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的核心地帶,是目前距離鄭州市中心最近的一塊待開發區域。“既是鄭州南部的大門,也扮演著鄭州未來南部發展的重要角色。”他說。
目前,就在昨日成交的土地附近,已有包括萬科、融創、綠地、建業、康橋、亞星等在內的多家實力開發商,“紅星美凱龍”等商業項目也已落地,加之“慢生活小鎮”等高端宜居項目的規劃……”D先生分析稱,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以及規劃中地鐵線路的通達,三、四環之間區域的價值即將凸顯。
80多天前,尚未登場已被視為注定“黃袍加身”,但卷土重來時,卻已注定與“皇冠”無緣。對于此,一位業內人士以15、16號地為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發生“熔斷”,是時,兩宗地的樓面價均大約折合至每平方米2.36萬元。
鄭州關于土地競拍的“熔斷”細則出臺,對“競地價”、“競房價”的過程進行細化。住宅用地出讓成功后,國土部門將鄭東新區、經開區范圍內競得房價寫入土地出讓合同補充條款,土地競得人不得高于競得房價進行銷售。
昨日,鄭州市政府網站發布《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住宅) 使用權網上掛牌交易限價競買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辦法,任一競買人在網掛系統中報(競)價首次達到住宅用地出讓起始價150%時,網掛系統報(競)價中止。
鄭州關于土地競拍的“熔斷”細則出臺,對“競地價”、“競房價”的過程進行細化。住宅用地出讓成功后,國土部門將鄭東新區、經開區范圍內競得房價寫入土地出讓合同補充條款,土地競得人不得高于競得房價進行銷售。
1月5號才推送的文章,1月7號又再次熔斷。2015年的12月4日,中國三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宣布在保留個股漲跌停板的基礎上,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熔斷機制。至此,“熔斷機制”、”磁吸效應“這些晦澀的名詞在中國A股市場得到了最廣泛的認知。
截至第二次熔斷,上證綜指報收3115.89點,跌245.95點,跌幅7.32%,成交799.8億元;深成指報收10745.5點,跌979.41點,跌幅8.35%,成交1080億元;創業板指報收2254.52點,跌213.85點,跌幅8.66%,成交261億元;滬深300指數報收3284.74點,跌255.07點,跌幅7.21%,成交471.3億元。
上交所1月7日發布公告稱,市場關注到今日市場熔斷后指數跌幅與熔斷閾值存在一定偏差的情況。上交所對此說明指出,今日上午9:42:39和9:58:42,滬深300指數分別觸及5%和7%的跌幅閾值。
2016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以極為夸張的方式完成“熔斷式下跌”,期指市場也難免受“殃及”。從一系列席位的表現來看,在下跌前夕精準踩點,廣發期貨席位無疑成為昨日行情的大贏家。
在這場共計有16宗地的網拍中,只有讓鄭州“熔斷”首現的128號地掀起了一個“小水花”,其他15宗地如同上周末進行的那場網拍一樣可謂“波瀾不驚”。
鄭州土地市場再迎“放地小高潮”。因為“鄭九條”及此前熔斷細則的要求,此次出讓的16宗土地也依然帶著“熔斷”限價的“緊箍咒”。基于此前土地市場中一項有著“凈地出場便遭哄搶”的傳統,在“熔斷”機制下,“凈地”究竟表現如何,也值得眾人期待。
價首次達到住宅用地出讓起始價150%時,網拍系統報價中止。記者在市國土資源局網站看到,限購新政后已放出3宗商用土地供應,11月21日這批土地將成為接受“熔斷制”檢驗的首批土地。
據報道,蘇州日前集中拍賣出讓13宗地塊,并首次施行土地“限價令”。有網民認為,在供求關系緊張地王頻出的市場背景下,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土地供應量,通過增加供應量來調節市場供求關系。網民“丁祖昱”認為,蘇州搞地價過高即流標,既不治標更難治本,還增加了惡性競爭故意流標的可能。
1月7日當晚,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聯合發布通知稱決定暫停實施制度熔斷機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決定于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相關規定。”
時隔近三年,中國的證券監管機構雖然沒有像國外的證券監管機構一般擁有立法權,不過,肖鋼上述演講中提到的熔斷模式已經成為現實。
今日兩市早盤大幅低開后迅速跳水,滬指失守3200點。截至上午9時42分,滬深300指數報3349.29點,跌190.51點,跌幅5.38%,再次觸發熔斷機制,這是A股在4個交易日內2天觸發熔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