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產業資訊 > 正文

                中石油中石化打起價格戰 油價完全市場化只欠東風

                2017年06月22日09:58  來源:新京報

                5034

                  

                   “兩桶油”打起價格戰,成品油完全市場化來臨? 

                  伴隨著國內油市壟斷堅冰的逐漸打破,成品油價格戰的興起等,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完全市場化,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旦捅破這一層窗戶紙,邁出這臨門一腳,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就能真正實現完全市場化。

                  3月下旬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爆發了一場罕見的價格戰。據媒體報道,在這場價格戰中,參與者既包括身份顯赫的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還有民營加油站及殼牌、英國石油等跨國石油巨頭旗下加油站,覆蓋了山東、河南、浙江和廣東等地區,一些地區的油價降幅高達2.3元/升。

                  最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同時設置調控上下限,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高于上限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時,最高零售價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間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在參考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原油價格10個工作日變化率等基礎上,進行適度調整。

                  這一最新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善了過去“跟漲不跟跌”的問題,盡可能地提高了價格對國際原油市場的敏感性適應能力。但這一機制依然堅持成本+適度利潤的過于剛性的定價模式,難以做到及時跟進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動,從而導致國內油價的總體水平依然高于國際油價,未能有效改善國內成品油行政壟斷定價的格局。

                  當然,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正在向著漸次市場化的路徑行進。這首先源自國內石油市場壟斷堅冰的破局。去年以來,中國逐漸向民營企業放開了國際原油進口權,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國共有18家地方煉油企業陸續獲取國際原油進口權,顯著改善了地方煉油企業在獲取原油方面過度依賴“兩桶油”的局面,打破了原油進口權的壟斷,為國內石油市場引入了市場競爭,增強了國內成品油的供給多元化格局。

                  其次,當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增加了油企自主定價的空間,市場化程度也相比過去越來越高。如國家發改委只規定成品油的最高零售價,市場油價的具體適度調整權轉給了企業,帶有明顯的有限市場化的柔性特征。

                  這些政策和制度的變化為當下的成品油價格戰,提供了基礎性舞臺。

                  此外,盡管成品油價格戰早在今年3月就出現星火燎原之勢,但今年5月國家調整相關政策,民營煉油廠喪失成品油出口權,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戰的激烈程度。

                  為此,伴隨著國內油市壟斷堅冰的逐漸打破,成品油價格戰的興起等,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完全市場化,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旦捅破這一層窗戶紙,邁出這臨門一腳,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就能真正實現完全市場化。這是以“放管服”為主的行政體制改革所需要的。

                  這場成品油領域的價格戰顯示,讓市場在成品油市場發揮基礎性的資源配置作用,更容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市場效率,降低成品油市場的制度性運行成本;而國內過高的油價更多來自行政式壟斷定價所帶來的制度性運行成本,若繼續沿用行政式價格管控,將延續的是壟斷市場高價格,是喪失進取和活力的壟斷企業。

                  正如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影響,既有市場化所帶來的沖擊,更要看到的是市場化的競爭秩序,給國內三大運營商打烙的市場競爭基因,以及對市場的敏感適應能力。我們期待打破壟斷的國內能源市場,在擊穿成品油行政定價的最后一塊堅冰后,如國內三大運營商一樣,烙上市場基因,實現真正市場主體資格的鳳凰涅槃。

                文章關鍵詞:中石油;中石化;價格戰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緬油氣管道社會賬單曝光 大量數據外泄

                  2017年4月10日,《中緬油氣管道運輸協議》正式簽訂。今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緬甸仰光舉行《中緬油氣管道(緬甸)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發布會,一起來看看這些年中石油和他的小伙伴在緬甸有著怎樣的“社會賬單”。

                • 中石油一項目長貪429萬受審 自辯款項實為兼職薪酬

                  中國石油(7.800, 0.00, 0.00%)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研究中心項目長金某,被控采取虛構專利業務及涂改借款申請單的方式,侵吞公款429萬余元,并用部分贓款購房、購車。

                • 中石油總部改革:機關人員編制和處室總量減20%

                  本次改革,在先期調整對外合作部的基礎上,再壓減機關部門1個,撤銷專業分公司1個,機關人員編制和處室總量同步壓減20%,也就是說減人和減機構同時進行。

                • 中石油6.24億股份無償劃轉寶鋼

                  中國石油周五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石油集團擬將公司6.24億A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寶鋼集團。公告顯示,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后,中國石油集團持有中國石油1574.1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6.01%;寶鋼集團將持有中國石油6.24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34%。

                • 油價暴跌拖累業績 中石油上市后利潤首次跌破千億

                  自2015年油價持續下跌以來,包括“三桶油”在內,國際石油巨頭的利潤紛紛大幅下滑,而一些能源巨頭則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油價出現12年新低后開始虧損。在韓曉平看來,除去原油及天然氣價格的下降,人工成本高企也是中石油利潤縮減的原因之一。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師燁東

                  自2015年油價持續下跌以來,包括“三桶油”在內,國際石油巨頭的利潤紛紛大幅下滑,而一些能源巨頭則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油價出現12年新低后開始虧損。

                • 中石油上市后利潤首次跌破千億

                  一些能源巨頭則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油價出現12年新低后開始虧損。

                • 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 中石油凈利潤預計減70%

                  公告稱,受2015年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以及國內天然氣價格下調等因素綜合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公司將大力實施資源、市場、國際化、創新四大戰略,深入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不斷優化業務布局和資產結構,努力為全體股東創造可持續回報。

                • 油氣改革方案已上報 中石油天然氣管網資產剝離

                  近日,天然氣管網資產將剝離的消息再次傳出。11月底,中石油宣布出售中亞天然氣管道50%的資產,交易價格約為150億元-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隨后,有媒體報道稱,中石油準備出售的部分國內優質天然氣管道資產, 但是,這一消息未得到中石油的回復。

                • 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啥區別 誰更省錢一點

                  中石油與中石化有啥區別呢?它們的油品一樣么?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