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指數基金杠桿 把握股市機遇

                2012-12-03 09:04    來源:證券時報

                  近些年來股市持續低迷,但隨著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宏觀經濟企穩,股市投資價值也在慢慢顯現,在此背景下,指數基金逐漸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關注。

                  小孫剛大學畢業兩年,目前在上海從事文案工作,現有數萬存款積蓄,對“85后”的小孫來說,一些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太低,無法滿足其預期收益,還不如把錢拿來消費掉。小孫從未接觸過投資,之前也沒有炒過股票,身邊一些炒股票的朋友也多虧了錢,因此雖然小孫對股市躍躍欲試,卻始終不敢貿然涉足股票領域。

                  在理財師的建議下,小孫決定分批買進一只增強型指數基金。小孫購買基金的方式有些類似指數基金定投:投資金額固定,股市漲得越高,以同樣金額買入指數基金份額就越少;相反,股市跌得越低,以同樣金額買入的指數基金份額就越多,綜合下來購買的成本相對較低。

                  在指數基金中,一種是完全被動跟蹤基準指數的ETF基金,此類產品的特點是與跟蹤標的的擬合度最高。另一種則是增強型指數基金,在指數化投資基礎上,根據不同時間的股票市場情況進行調整,以期超越市場平均水平。截至今年三季度,市場正在運作的各類指數基金超過140余只,跟蹤的標的有上證50、上證180、中證100、中證500、滬深300等等。

                  指數基金產品的表現與股市整體走勢分不開,從中長期來看,股市的投資價值在慢慢顯現。

                  從政策層面來看,隨著國內消費物價指數(CPI)不斷回落以及通脹壓力減少,國家貨幣政策騰挪空間在加大,人民幣持續升值也為國內帶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壓力;而未來城鎮化的發展,或將會帶來新一輪投資拉動熱潮。

                  從經濟層面來看,今年三季度經濟底部隱現,短期股市下跌空間有限。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倍,業內人士以此推算中國年均GDP會達到7%的增長幅度,因此中國經濟發展雖然降速,但是仍處于較高水平。

                  從市場層面來看,目前國內股市已經正式進入“1”時代,目前上證指數成交量持續在400億以下,市場人氣低迷,利空已經消化殆盡,市場已經具備相對較好的安全邊際。

                  從估值層面來看,近期上證指數動態市盈率維持在12倍左右,而此前銀行、鋼鐵等大盤股早已跌破凈值,值得注意的是本周銀行、地產股在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大幅度殺跌時已然企穩。

                  小孫認為,目前去購買指數基金是一種收益大于風險的行為,況且采取分批買入的方式分攤底部風險,短時間內的股市下跌可以接受。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黑天鵝事件頻發,近有酒鬼酒(000799)陷塑化劑丑聞,遠有重慶啤酒(600132)疫苗門、紫鑫藥業(002118)造假門、雙匯發展(000895)食品門等等。投資指數基金可以較好地分散風險,同時指數基金省去了調研成本、交易等費用,購買指數基金成本也較低。

                責編:盧一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