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焦點圖 > 正文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2017年05月19日09:34  來源:Wind資訊

                5034
                     中國能源開發再次取得突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而根據測算,中國可燃冰的資源潛力約800億噸油當量,相當于沙特目前可探明石油儲量的1.25倍以上,陸域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周四(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總指揮葉建良表示,從5月10日正式出氣試點火成功,到周四為止,已經連續開采八天了,日產超過一萬方以上,最高日產達到了3.5萬方,這種連續穩定的出氣,達到了原來預定的目標。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表示,這一次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采成功,是優先搶占了領跑和技術高地,實現了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開發上的領跑。它將會是繼美國引領頁巖氣革命之后的,由我國引領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會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

                  周四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發去賀電。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國務院賀電全文

                  實際上,除了海底,科學家在大陸的永久凍土帶也發現了可燃冰。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中高緯度高原凍土帶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的國家。早在2013年,國土資源部就宣布,在青海省完成我國首個可燃冰項目采集工作。

                  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是公認的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

                  根據測算,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以汽車為例,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的話,那么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

                  可燃冰儲量分布

                  在世界上,可燃冰的研究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截至目前,全世界直接或間接地發現的可燃冰礦點超過200多處。

                  而早在2013年底,長江證券研報分析,全球已公開發表并確證的以及推測的天然氣水合物產地達155處,其中的39處由鉆井巖芯取樣確證,其余116處則是根據BSR(擬海底反射層)及地球化學資料推測的;可燃冰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以分布的地理命名則分為“海域可燃冰”和“陸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世界三大洋的近海海底、大陸凍土帶及內陸湖海中。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卡文頓曾預測,約27%面積的陸地區域和90%面積的海洋區域具備可燃冰形成的條件,全球的凍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儲量在3114萬億立方米到763億億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剩余天然氣儲量的128倍,是世界尚未開發的已知的儲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此外,研報認為,中國可燃冰儲量十分豐富。我國可燃冰的資源潛力約800億噸油當量,是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兩倍,可供中國使用200年。而目前石油儲量排名第一的沙特,可探明儲油量則為355億噸。

                  根據研究,我國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羌塘盆地和南海大陸坡及其深海。據科學家粗略估算,我國陸域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其中:

                  青海省儲量約占總儲量的四分之一。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凍土區也具有可燃冰形成的溫度和壓力條件,是最有前景的找礦遠景區。

                  南海的可燃冰資源量大約為640億噸油當量。

                  黑龍江凍土區和黃海、東海大陸坡也都可能存在儲量巨大的可燃冰。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考慮到全球蘊藏的常規石油天然氣資源消耗巨大,很快就會枯竭。科學家的評價結果表明,僅在海底區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積就達4000萬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總面積的1/4。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的儲量至少夠人類使用1000年。

                  可燃冰開發面臨三重難題

                  鑒于可燃冰的廣闊前景,多個國家都在積極開展可燃冰研究,但截至目前,仍面臨多個難題。

                  首先,因絕大部分可燃冰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開采難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國都在加緊對這種未來能源進行試開采嘗試,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其中,2013年日本曾嘗試進行過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采工作,雖然成功出氣,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鉆井通道,試采被迫停止。

                  而根據央視報道,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此次南海神狐海域試采成功的就是一種泥質粉砂類型礦藏,可以說是未來最具商業價值的一種。

                  此次開采,我國科學家利用降壓法,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從而打破了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的成藏條件,之后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一樣的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套水、沙、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

                  其次,可燃冰開采過程中風險因素較大。央視報道,據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總量大約是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3000倍,如果開采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將可能引發強烈的溫室效應。如何安全、經濟地開采可燃冰,并且從中分離出甲烷氣體,依然是目前各國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難題。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此外,可燃冰可采還面臨高昂成本問題。長江證券報告分析,當前中國南海可燃冰開采費用達200美元/立方米,折合成天然氣達6元/立方米,而常規天然氣本身開采只有不到1元/立方米,整整相差6倍。但根據專家測算,未來可燃冰的生命周期成本總體約為0.77元/立方米,相比于常規天然氣大約0.99元/立方米的生命周期成本,還是具備極大的商業開采價值。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因此,除中國外,關于可燃冰真正的開采試驗目前為止也只有前蘇聯(商業化)、美國(小范圍試驗開采)、日本(海底提取試驗),其他國家均是以試驗井、試驗船等形式進行研究。

                  此前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可燃冰的研究進度大概相當于30年前的頁巖氣研究情況,但考慮到氣水合物的復雜性和鏈式環境影響所以研究、開發進度會更加緩慢。

                  根據中國戰略規劃對可燃冰勘探開發的安排,2006-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2050年,中國的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

                  中國成全球開采可燃冰第一國!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油服板塊率先受益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可燃冰開發的主要受益產業將是海上油氣鉆采設備和天然氣應用產業鏈。從資源分布來看,由于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底,因此未來海上油氣鉆采設備及服務受益最大。

                  平安證券亦認為,目前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

                  中銀國際楊紹輝研報分析,長期看,可燃冰有望主導未來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的經濟性開采技術尚未成熟。目前階段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

                文章關鍵詞:中國;可燃冰 責編:王晟宇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國個人財富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根據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2017》,過去1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大幅增長六倍,去年達到126萬億人民幣,高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 中國個人財富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僅次于美國

                  根據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2017》,過去1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大幅增長六倍,去年達到126萬億人民幣,高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 中國移動推出七項降費舉措 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

                  自2017年5月1日起,針對不同流量需求的客戶,陸續推出系列流量優惠活動,包括流量升檔計劃和“任我享”流量降費紅包搶購活動,流量低至5元/GB,滿足客戶的大流量使用需求。

                • 中國電信河南公司提速降費新舉措

                  全國兩會以來,提速降費成為通信行業首當其沖的熱點。作為親民的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河南公司在提升網絡速度、降低網絡資費的同時,對手機終端和寬帶服務進行升級,引領著中原通信市場的發展方向。

                • 專家:中國有條件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

                  挪威駐華大使司文指出,中國在過去4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成為中等收入群體。這種經濟發展水平和規模史無前例,中國應該引以為豪。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