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股票 > 正文

                今年基本面仍支持A股穩中向上

                2018年02月07日09: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5034

                  美股暴跌拉響全球股市警報。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市場的暴跌主要同其自身加息預期和過長時間過大幅度上漲有關,短期來看,雖然會對A股市場造成一些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L型走勢穩中有升,企業盈利改善,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有望在今年落地,市場料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周一,美股暴跌,標普500、道指創下六年來最大跌幅,全球股市拉響警報。2月6日,亞洲股市全面走低,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重挫4.73%,恒生指數重挫5.12%。歐洲股市當日則大幅低開。A股市場方面,上證綜指收盤大跌3.35%報3370.65點,失守半年線并創兩年最大單日跌幅;創業板指跌5.34%擊穿1600點,創三年新低;深成指跌4.23%報10377.61點,兩市超過400只個股跌停。一時間,全球市場風聲鶴唳。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美股市場的暴跌,主要同其自身因素有關。前海開源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美股經過連續八年上漲,三大股指的估值已經在歷史高位,累積大量獲利盤。同時,市場擔心利率和通脹過快上升。興業證券則認為,“低利率高增長”的蜜月期支撐了美股前期的持續上漲。通脹預期回暖推動美國長端利率上行,估值下降的沖擊開始醞釀。隨著利率不斷上行,估值沖擊不斷增強,超過盈利改善的支撐。

                  而A股市場的下跌,則更多地摻雜了情緒上因素。“A股過度反應。”楊德龍認為,A股和美股的位置不一樣,前者剛從底部起來,一直是結構性行情。受到外圍拖累,A股市場可能短期會受到一些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還是會沿著原來的路線走。

                  來自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18.67倍,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則分別為25.59倍、38.13倍和42.16倍,估值結構已有較大改善。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也對記者表示,市場波動是正常的,美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上漲時間過長、漲幅過大,中國股市的跟隨下跌也符合邏輯。從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2018年還是走L型,美國經濟仍然比較強勁,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從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在2018年沒有“硬著陸”的風險。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基本面來看,2018年中國經濟有三個特征:一是經濟無風險,繼續L型走勢;二是嚴監管、防風險成為金融系統主要任務,市場的流動性會偏緊;三是改革開放40周年,眾多改革措施有望落地。他認為,今年中國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制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制造業投資增加,同時由于供給側改革以及精準脫貧的推進,改善了居民收入,消費將有所增長,使得中國經濟整體上保持穩定。他認為,外圍市場的下跌,以及A股市場的情緒宣泄,并不意味著經濟基本面有重大變化,2018年基本面仍將支持市場穩中向上。

                  從微觀端來看,正在披露中的年報則顯示,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顯著回升。中信建投研究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披露業績預告的2530家上市公司中,預喜率高達91%,預增率達到59%。主板預告業績最好,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速達225.4%,而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與中小板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5.8%與56.4%,全部已披露凈利潤預告增速的中位數為25%。

                  另一方面,今年6月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正式實施,業內普遍對于外資加大對中國股市配置持樂觀態度。央行公布的最新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情況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資產達到1.021萬億元,這是歷史上首次超過1萬億元大關。數據還顯示,自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已經共計有5742億元人民幣和1449億元人民幣流入A股市場。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文章關鍵詞:A股;基本面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A股跌停潮里的十大奇葩亂象

                  受年報業績影響,滬深A股本周風云突變,閃崩股頻出,跌停股如潮,各種罕見狀況扎堆。爆倉、停牌、增持紛紛出現,低于一元的仙股、26個跌停以及被預測61個跌停的個股,先后浮出水面。

                • A股市場或步入新階段:價值股與成長股拉鋸

                  周一A股市場出現較有意思的走勢。早盤開盤后不久,上證綜指繼續沖高。創業板指則繼續慣性下跌。

                • A股二八分化加劇 市場爭議趨勢是否延續?

                  繼上證指數25年來第二次“11連陽”后,單一基金單日發行規模突破300億元的消息引發A股再度走牛的猜想。然而“二八分化”現象嚴重,令不少投資者直言“賺了指數不賺錢”。

                • A股多家公司集體澄清區塊鏈傳聞

                  1月10日,A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廣電運通等10只個股漲停。當天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

                • A股地產板塊迎來集體爆發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全年銷售業績。碧桂園以5508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問鼎年度銷售冠軍;萬科及恒大則以5298.8億元和5009.6億元分列二、三位。

                • 3300點持續震蕩 A股蓄力春季行情

                  近期兩周,大盤持續在3300點附近震蕩調整,市場表現低迷。除天然氣板塊一再漲勢如潮外,其余板塊輪動堪比曇花一現,難以帶動市場持續向好。

                • 調整趨于結束 積極布局跨年行情

                  上周A股市場先抑后揚,多空雙方繼續圍繞3300點展開博弈。創業板指數出現積極信號,表現略強。

                • 滬綜指單針探底

                  如果證金、匯金第四季度未對三季度末所持的1118只個股進行增減持操作,四季度以來將實現浮盈193億元。其中,有240只證金、匯金重倉股自四季度以來持倉市值較三季度末增加。

                • A股“白馬股”是出局還是布局

                  周二A股滬深兩市主要指數繼續走低,且創業板收盤跌幅超過2%,保險、券商和銀行股等金融股獨撐指數。

                • 看好消費和制造板塊 基金跨年“大”同“小”異

                  年終之際,A股進入風格震蕩、博弈加劇的階段,藍籌白馬階段性調整,成長機會有抬頭之勢,但是基金機構抱團“白龍馬”的態勢并未有根本性改變。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