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標準過于單一和陳舊,不適應新經濟,導致大量優質的上市資源特別是互聯網企業流失海外,這一直是A股市場發行體制的“痛點”。來自今年兩會的種種信息顯示,從監管部門到學術界以及企業界,改革現有發行體制,增加其包容性,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求,正在廣大范圍內形成共識,發行制度改革今年將有望實現重大突破。
一直以來,受制于A股的發行體制原因,大量的優質境內上市資源流失海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1月31日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102家,總體市值為8.9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占到總體市值的73.9%。
在今年兩會上,這一問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
全國政協委員謝衛在其提交的“關于新時代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建議”提案中表示,優質的新業態上市公司普遍流失是當前資本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1999年開始,新浪、搜狐、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一大批國內互聯網公司赴海外和香港上市,這些企業上市后得到迅速發展,截至2018年2月8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總市值占A股總市值的11%強。普通百姓在享受到這些互聯網巨頭提供的交易便利時,卻難以在資本市場分享這些企業的發展成果。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發展初期,其財務指標、治理結構、效率要求往往難以滿足A股的上市標準,這反映出國內A股上市審核標準與制度安排沒有很好地適應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和大量新經濟不斷涌現的時代要求。
他建議,金融監管部門應強化目標意識和創新意識。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經濟新業態產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當下國內A股上市的標準和流程進行認真梳理,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在境內上市。
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在擬提交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三新’經濟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的提案”中表示,當今世界已進入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時期,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使得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直接。“三新”經濟具有高度的資本依賴特性。必須通過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幫助企業獲得研發及其它相關費用,幫助企業持續推進創新,取得市場優勢,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并創造市場需求,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提高企業和全社會全要素生產率。
實際上,目前在證券監管系統,無論是證監會還是交易所,對這個問題都已經有了充分的研究和準備。證監會在2018年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改革上市發行制度。要保持IPO常態化,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資本形成機制。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支持“四新”企業的問題,證監會支持國家戰略性新經濟企業是一個導向,重點是支持創新型、引領型、示范型的企業,會從IPO等方面予以支持。他表示,證監會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支持新經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和交易所正在抓緊推進對新經濟“獨角獸”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上市提供條件,做試點和準備工作,深交所層面的規則準備已經基本完成。今年深交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新經濟,要對“獨角獸”企業在深交所上市開設綠色通道。
從各大互聯網企業的反應來看,這些企業也對回歸A股市場充滿了興趣。在這次兩會上,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表態愿意回到A股。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一直希望百度能夠整體在國內上市,因為主要的用戶和市場都是在中國,如果主要股東也在中國就是最理想的情況。他表態,任何時候政策允許百度回來的話,肯定是希望能夠盡早回到國內股市。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也表示,將尋求在A股上市。全國政協委員王小川則回應,搜狗用戶本來就在國內,資本市場環境也有利中國股民。之前有一些政策限制,國家正在做很多努力,如果政策打破,可能會回到A股。他認為,科技公司回歸A股將是一種趨勢。
一直以來,A股市場退市制度不完善,指標相對單一、退市率整體較低飽受詬病。今年的兩會前,為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強化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證監會擬對《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退市意見》)進行修改,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回A股!全國“兩會”上的科技界企業家代表和委員們不約而同地談起了這一個話題。整齊地集體表態背后,是監管層對推進IPO改革所釋放的政策暖意,留住第二批“BATJ”企業的態度已十分明確。
A股市場上,與生豬相關的股票近期也表現不佳。Wind數據顯示,豬指數年初以來累計下跌7.06%。
3月1日,上證綜指震蕩攀升收漲0.44%,報3273.75點,結束兩連跌;創業板指漲2.07%,報1789.85點,連升4個交易日逼近1800點;深證成指收漲1.06%,報10943.13點。
春節后的兩個交易日,A股各大指數震蕩上漲,上證指數最大上漲123點,以紅盤向廣大投資者發放了狗年紅包。由于成交量沒有大幅放大,不少投資者擔心反彈的持續力度。
2月22日,A股市場喜迎狗年“開門紅”,滬深兩市2987只股票上漲,占總交易股票數量的93.4%。截至昨日收盤,滬指上漲2.17%,報收3268.56點;深成指上漲2.18%,創業板指上漲1.88%。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A股也逐漸進入平靜。昨天,滬深股市繼續溫和上揚,加上亞太股市的進一步反彈,全球股市全面回暖。
受美股深幅調整等因素影響,近日A股出現回調,上證指數重回3100點。同時,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紛紛出手增持。2月6日至10日,有18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重要股東的增持事項,合計增持市值70.9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市場的暴跌主要同其自身加息預期和過長時間過大幅度上漲有關,短期來看,雖然會對A股市場造成一些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L型走勢穩中有升,企業盈利改善,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有望在今年落地,市場料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受年報業績影響,滬深A股本周風云突變,閃崩股頻出,跌停股如潮,各種罕見狀況扎堆。爆倉、停牌、增持紛紛出現,低于一元的仙股、26個跌停以及被預測61個跌停的個股,先后浮出水面。
周一A股市場出現較有意思的走勢。早盤開盤后不久,上證綜指繼續沖高。創業板指則繼續慣性下跌。
繼上證指數25年來第二次“11連陽”后,單一基金單日發行規模突破300億元的消息引發A股再度走牛的猜想。然而“二八分化”現象嚴重,令不少投資者直言“賺了指數不賺錢”。
1月10日,A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廣電運通等10只個股漲停。當天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全年銷售業績。碧桂園以5508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問鼎年度銷售冠軍;萬科及恒大則以5298.8億元和5009.6億元分列二、三位。
2018年新年的頭5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均以陽線收盤。事實上,每逢開年,疊加節假日消費和冬季天氣等因素,通脹概念一直都受到投資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