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委員住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IPO市場化定價和支持四大行業獨角獸企業上市等問題,證監會今年將繼續深化IPO市場化改革。對于如何加強對“四新”企業服務的問題,他表示:“證監會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支持‘新經濟’發展?!?/font>
這是有媒體爆出證監會發行部開通“獨角獸”綠色通道后,證監會高層首次公開表態,雖然沒有直接回應,但監管層力圖推進IPO改革,留住第二批“BATJ”企業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
“獨角獸”進A股面臨連續三年盈利等門檻
2月28日晚間,有媒體報道,證監會發行部近日對相關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內的4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的企業客戶,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就能審完。”新京報記者從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處了解到相關信息。不過,截至發稿時,證監會新聞處并未對該消息做出回應,證監會官網也未披露相關信息。
“獨角獸”進入A股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由于A股IPO發審機制,要求擬上市企業需連續3年持續盈利,對企業股權結構也有限制性要求,這使得很多新興互聯網企業在股權結構和盈利方面無法滿足A股發行條件,上述因素成為“BATJ”選擇中國香港、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原因之一。
今年1月,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在中關村調研時,有高新企業代表提出,園區內許多企業存在VIE架構、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等特殊情況,與現行制度相比,在A股市場上市有很大難度。
這一狀況有望在今年出現改變。1月31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了2018年證監會工作內容,為新年工作“定調”。
證監會披露,“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相較于2017年的證監會工作會議,“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均為新提法。
此前,證監會相關人士透露,監管層希望推動“新經濟”的核心企業在A股上市,企業質量是硬門檻。
A股面臨港股競爭,IPO多通道標準有望建立
在爭奪優質企業方面,港股對A股步步緊逼。2017年6月,港交所宣布,擬推出港股主板及創業板之外的創新板,明確提出爭奪內地大型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
除了推出創新板,增加更大的上市靈活性,港交所還在“同股不同權”上加快改革。
今年2月23日,港交所正式公布了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輪市場咨詢方案。港交所預計,如果本輪市場咨詢后,無需大幅修改調整,最快2018年4月底,將可公布本輪市場總結。咨詢文件的重點包括: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來港上市。
何為“同股不同權”,業內人士介紹,同股不同權又稱為“AB股結構”,B類股一般由管理層持有,而管理層普遍為始創股東及其團隊,A類股一般為外圍股東持有,此類股東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犧牲一定的表決權作為入股籌碼。
類似“百度、阿里、京東”等均為“AB股結構”。
天風證券認為,2017年“新經濟”已成為港股的關鍵詞,美圖、閱文、眾安和雷蛇等眾多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進入2018,包括螞蟻金服、陸金所、小米、QQ音樂和愛奇藝等多家國內獨角獸相繼準備上市并與港交所傳出“緋聞”。而隨著“同股不同權”政策被推至臺前,有望解決科技企業赴港上市謀求發展與資本的后顧之憂。
■ 觀點
“A股IPO仍是工業版標準”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目前A股IPO發審標準基本為“工業版”標準,這種標準基本上“以大為美”,講究擬上市企業的利潤、規模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好是重資產型企業。對輕資產型企業,尤其是“新經濟”崛起產生的新興企業,較為排斥,所以BATJ一類的企業選擇在國外上市,這對國內投資者是一種傷害。
在這一背景下,IPO發行制度改革漸進,董登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18年IPO制度改革會有大動作。”
對于A股面臨港股的競爭,董登新表示,港交所準備推出創新板,港股看到了A股“工業版IPO”標準的弊端和不足,對A股造成了競爭壓力。董登新認為,IPO改革需要實現IPO定價市場化,即廢除23倍發行市盈率的行政管制;其次設置多通道IPO標準,包容新經濟概念。(記者王全浩)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日前在調研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時表示,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盡快上市、讓融資者得到更快發展、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應當成為市場各方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標,為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注入滿滿正能量。
2017年股市紅盤收官,作為監管者,證監會2017年延續了從嚴監管的態勢,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同比增長18.9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證監會表示,將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本次試點,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
今年以來,證監會共開出200多張“罰單”,罰沒款合計超過70億元,金額遠超去年全年。專家指出,證監會持續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行政處罰重拳頻出,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強有力震懾,為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證監會共開出200多張“罰單”,罰沒款合計超過70億元,金額遠超去年全年。
證監會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廣匯能源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68次發審委會議對其配股申報文件的審核。
證監會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廣匯能源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68次發審委會議對其配股申報文件的審核。
12月7日晚間,證監會發行部通過官網連發兩份監管問答文件,首次明確中止審核的八種情形。
12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強調,對其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管等。
對于在資本市場只知道抽血不知道回饋的“鐵公雞”上市公司,證監會將采取嚴格監管措施,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一律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配合大股東減持、限售股解禁等,對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日前就修訂《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11月27日晚間,欣泰3主辦券商興業證券提示,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制度安排,而且欺詐發行具有違法行為不可糾正、影響不可消除的特征,也不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
在昨天的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新一屆發審委是在法律法規框架內依法履行職責。
11月17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發布修訂后的《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