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股票 > 正文

                浪莎股份3跌停 19年不分紅加碼理財

                2017年12月08日10:12  來源:新京報

                5034

                  連續19年不分紅的浪莎股份正在迎來其艱難時刻。12月1日,證監會表態將持續對上市公司“高送轉”行為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后,公司股價連續暴跌,目前股價跌至31.60元。自12月4日復牌至今,公司股價已經出現三個跌停,累計跌幅達32.01%,市值蒸發達14.46億元。由于連續暴跌,公司股東西藏巨浪面臨平倉風險。

                  12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強調,對其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管等。

                  本周股價四連跌 

                  本周一,浪莎股份股價大跌,交易期間兩度跌停,臨收盤時突現大單,最終報收于43.34元,跌幅6.76%,成交額較此前交易日提升超六倍。

                  此后三個交易日,浪莎股份連續跌停。至12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32.01%,市值蒸發達14.46億元。

                  對于公司股價連續暴跌,浪莎股份回應稱,經公司自查并向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函查證,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市場分析認為,浪莎股份的暴跌與證監會將嚴格監管“鐵公雞”的表態有關。

                  19年未分紅,投巨額資金買理財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浪莎股份前身為長江控股,公司在2007年成功借殼。無論是長江控股,還是浪莎股份,在長達19年的時間里,公司從未分紅,屬于A股紡織行業未分紅時間最長的“鐵公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浪莎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針織內衣的制造、銷售。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內衣主要在華東地區銷售,襪子并不在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而浪莎股份最廣為人知的是浪莎襪業,早在1998年,浪莎襪業廣告就登上央視,成為家喻戶曉品牌。

                  從未分配利潤來看,公司在1998年上市當年出現虧損,此后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一直為負,直到2012才轉為正。不過,此后多年公司業績表現并不算理想。

                  從2016年開始公司業績好轉。2016年盈利1345.88萬元,2017年前三季度盈利2059.41萬元。

                  這背后理財收益貢獻了相當部分。2016年6月7日公司在授權范圍內,與中國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義烏分行簽訂了《交通銀行“蘊通財富·日增利新享92天”理財產品協議》。本次公司購買金額3500萬元的交通銀行“蘊通財富·日增利新享92天”理財產品,為保證收益型投資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3.50%。2016年7月12日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浙江浪莎內衣有限公司在授權范圍內,與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平安銀行卓越計劃滾動型保本人民幣公司理財產品合約》。最終,公司在理財上實現投資收益219.09萬元,占當期歸屬凈利潤的16.27%。

                  今年以來,公司繼續買理財。2017年4月23日公司發布了關于浪莎內衣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和投資產品的公告: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浪莎內衣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1.5億元用于購買理財產品及投資產品的議案》。

                  二股東質押股份或面臨平倉風險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如果公司股價持續暴跌,公司第二大股東西藏巨浪部分股份可能面臨平倉風險。

                  三季報顯示,西藏巨浪持有公司1928.89萬股,占比19.84%,其中有1667.44萬股處于質押狀態。而根據今年8月3號公告,其在東北證券辦理的質押式回購業務產品名稱為“東證融匯明珠252號”產品預警履約價格32.47元,平倉風險價格為29.31元;另一個是東證融匯明珠458號產品預警履約價格36.21元,質押股份平倉風險價格為32.47元。(記者彭彬)

                文章關鍵詞:證監會;現金分紅;監管;浪莎股份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證監會:8家私募機構涉嫌違法犯罪

                  中國證監會近期在對328家私募機構開展專項檢查中,發現12家機構涉嫌嚴重違法違規,具體包括涉嫌非法集資、挪用基金財產、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利用未公開信息獲利等。

                • 去年證監會對內幕交易罰款額首次破億

                  北京大學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披露,2016年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案件處罰的罰沒總額首次破億,達3.8億元。這一數字是2015年罰沒金額的26倍,是2011年的111倍。

                • 多路資金“殺入”余額理財

                  9月1日,證監會正式公布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控作出了專門規定,并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

                • 證監會:13家企業申請撤回IPO

                  在9月1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通報2017年上半年IPO企業現場檢查及問題處理情況,并通報了通報2017年上半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三批案件進展情況。

                • 證監會通報專項行動

                  日前證監會啟動調查的第三批共18起內幕交易案件,15起已經完成現場調查,陸續進入行政處罰審理程序;涉嫌犯罪的,將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