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財經人物 > 正文

                證監會從嚴監管:2017年開出224張罰單

                2018年01月03日11:45  來源:新京報

                5034

                  2017年股市紅盤收官,作為監管者,證監會2017年延續了從嚴監管的態勢,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同比增長18.9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嚴監管成為貫穿2017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記者通過證監會官網檢索統計,2017年,從嚴監管一詞在證監會各類公告、文件中出現了94次,按相同條件檢索,2016年,從嚴監管共出現30次,2017年增長約2倍。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年內被證監會高層重點提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內,證監會領導班子成員提及“底線要求”10次以上。

                  在行政處罰從嚴的同時,證監會發行制度改革推進,“大發審委”上臺,IPO過會率驟降,6過1、3過0的IPO過會數據讓投行震動。

                  86家IPO被否,“0通過”出現 

                  2017年,發審委共審核了479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380家過會,過會率79.33%;86家未通過審核,占審核總量的17.95%,其余13家為暫緩表決、取消審核等情形。

                  與往年相比,2017年發審過會率下降明顯。數據顯示,2016年證監會共審核了271家企業IPO申請,過會率為91.14%,2014年和2015年的過會率也分別達到了89.34%和92.28%。與2016年的過會率相比,2017年下降近12%。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7月發審制度改革,“第十七屆”發審委上任后,發審通過率一度下降至6成以下。

                  2017年7月,證監會發布實施了新的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主板發審委和創業板發審委合并,這被市場稱為“大發審委”。

                  新組建的第十七屆發審委,帶有明顯的“嚴監管”屬性。證監會披露信息顯示,在63名發審委員中,來自監管系統占比超一半。在投行人士看來,監管人士的增加,對上市企業的內控、合規要求更為嚴格。

                  這在IPO通過率上得以體現。2017年11月,第十七屆發審委創造了“6過1”的過會紀錄,隨后不久又出現了“0通過”的過會紀錄。Wind數據顯示,自10月17日第十七屆發審委首秀開始計算,共審核89家IPO企業,52家通過,33家未通過,4家暫停,過會率僅為58.43%。

                  低過會率讓部分擬IPO企業終止審查,重新排隊。據記者統計,2017年四季度,53家企業終止審查,環比增加165%,三季度該數據為20家。

                  退市制度繼續完善 

                  2017年,證監會公布了多項制度修訂,包括《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管理辦法》、《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管管理試行辦法》、《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等。

                  例如,券商合規辦法重點強調:“全員合規,合規從管理層做起”,明確了合規考核問責機制,券商對高管考核中,合規性專項考核占績效考核比例不得低于15%;對于重大合規事項,可制定一票否決制度。

                  此外,市場期待的退市制度改革,2017年繼續完善。其中,2017年,*ST新都因財務指標不合格未能通過交易所的恢復上市審核,從而被終止上市。

                  臨近年末,證監會高層先后表態改革退市制度。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近期公開表示,下一步將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表示,將持續改革股票發行、退市等制度,進一步健全優勝劣汰機制。按照證監會公開披露的信息,退市制度將是未來改革的重點。

                  案件調查階段平均用時大提速 

                  2017年證監會處罰的案件中,信息披露違法類案件、操縱市場類案件、內幕交易類案件處罰占比較多,分別為60起、21起、60起。

                  此外,辦案時間大幅縮短。證監會2017年7月披露,據統計,2017年新增立案案件在調查階段的平均用時僅為56天,較整體案件辦理周期縮短138天。

                  證監會相關人士稱,山東墨龍內幕交易案僅用21天,慧球科技信息披露違規多起等重大案件的辦理周期在40天左右。

                  “忽悠式”重組九好集團、鞍重股份信披造假案在兩個月內審理完畢。2017年4月,證監會依法對九好集團、鞍重股份及主要責任人員作出處罰。

                  處罰之最 

                  最大罰單鮮言被罰沒34.7億元 

                  證監會2017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這其中,個人操縱市場的違規罰單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由于《證券法》對于虛假陳述類證券違法的最高處罰就是60萬,所以即使類似“雅百特”這類嚴重的跨國財務造假案件,證監會在罰款方面也只能頂格罰款60萬元。不過,對于個人、企業違規操縱市場的行為,證監會可以基于其違法所得予以數倍罰款,罰沒金額巨大。

                  以鮮言為例,原“匹凸匹”(曾用名“多倫股份”)的實控人,鮮言通過多種手段打出了忽悠投資者的“組合拳”。證監會披露,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鮮言通過采用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信息優勢連續買賣,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證券賬戶之間交易,虛假申報等方式,影響“多倫股份”交易價格和交易量,違法所得超過5.78億元。“多倫股份”股價在這個階段漲幅為260%,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155.29%。

                  去年3月30日晚間,證監會正式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鮮言操縱“多倫股份”行為,沒收違法所得5.78億元,并處以5倍罰款,合計罰沒34.7億元。這一金額刷新了證監會的罰單紀錄。

                  受人關注的還有“牛散”朱康軍,因操縱市場被證監會罰沒超5億元。

                  ??弟娫?9個賬戶,通過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利用賬戶組,2013年到2014年連續買賣“鐵嶺新城”和“中興商業”兩只股票,并通過倒手交易推高股價,違法獲利近2.7億元。證監會最終決定對其罰沒超5億元。

                  最大明星趙薇被罰5年市場禁入 

                  2016年底,趙薇旗下龍薇傳媒擬以30.6億元收購萬家文化接近30%的股份,此舉引來交易所多次追問。在這場高達30.6億的收購中,趙薇僅出資6000萬元,其余30億元均來自借款和融資,51倍的超高杠桿,被媒體質疑“空手套白狼”。

                  2017年2月,趙薇控股萬家文化的計劃泡湯。趙薇控制的龍薇傳媒擬成為持股5%的普通投資者,轉讓總價款調整為5.29億元。2017年4月,在監管機構的問詢下,股權轉讓取消的信息被披露,趙薇一股未買。

                  期間萬家文化股價一度暴漲近50%,在交易取消后又迅速下跌超過60%。

                  證監會認定,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且對于關于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2017年11月9日晚間,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公告,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趙薇及丈夫黃有龍分別被處以30萬元罰款,5年證券市場禁入。

                  最坑大佬賈躍亭被北京證監局催回國 

                  2017年12月25日晚,北京證監局發布通告,責令賈躍亭于2017年12月31日前回國,切實履行公司實際控制人應盡義務,配合解決公司問題,穩妥處理公司風險。

                  通告稱,近期,樂視網及樂視系相關公司經營困難,賈躍亭作為樂視網實際控制人及前任董事長,在公司急需資金時未履行對上市公司提供無息借款承諾。北京證監局已多次要求賈躍亭在見文后立即回國,穩妥處置公司面臨的各種風險,也通過上市公司多次向賈躍亭傳達了回國履責的要求,但至今未見其采取相關行動。

                  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認為,上述通告僅為一項監管措施,如果賈躍亭未能按期回國,監管部門也沒有強制手段令其歸國。

                  12月29日,樂視網發布了深交所對賈躍亭、賈躍芳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公告。12月31日,賈躍亭妻子甘薇在微博發文稱“使命歸來”。地點定位為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賈躍亭仍未回國。

                文章關鍵詞:證監會;監管;罰單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