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首批公募FOF基金名單,建信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獲批。
就在首批FOF落地之前,9月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協會會長洪磊強調,養老基金應當堅持生命周期和養老風險管理要求,通過FOF搭建養老資產配置的架構,將養老資金廣泛配置于各類基金,幫助投資者獲取市場發展的平均回報,防止FOF變為基金銷售工具。養老金投資收益主要來自資產配置,通過模擬5種不同風險偏好下企業年金的業績表現,結果顯示,自基期2011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保守、防御、平衡、積極、激進型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82%,6.99%,7.13%,7.25%,7.33%。5個分指數的業績證明,將投資期限拉長,通過投資基金進行資產配置的策略可獲取穩定的回報,實現養老金的增值保值。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FOF是養老金入市非常好的形式。在FOF最發達的美國市場,FOF基金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也主要是受益于美國養老金制度的一系列變革以及廣大的機構資金進入市場。
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繼正海磁材和九陽股份之后,首商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又現養老金身影。
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繼正海磁材和九陽股份之后,首商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又現養老金身影。除了進入二級市場,養老金投資思路以穩為主,在債券、網下新股配售、定增及可轉債配售方面持續發力。
市場高度關注的養老金投資A股終于有了最為明確的消息,8月19日九陽股份半年報顯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這A股歷史上,加上稍早的正海磁材,基本養老金首次現身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
上周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八零二組合首現正海磁材、九陽股份兩只中小創股被市場熱議,有投資者認為,由于關注度的暴漲,不排除周一兩只個股沖高的可能。
券商中國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全市場目前1700億左右的養老金到賬規模,社保基金理事會自行管理約600億規模,委托給管理機構的有1100億。其中,股票類資產配置規模為150億左右。”
孤立地解讀“事業單位人員違紀將影響養老金”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有將之置于事業單位獨特的職務職級系統中,才能充分梳理清楚其前因后果及權責關系;也只有將之還原到全社會共同打造立體防腐屏障的大背景下,方可真切意識到它的必要性和公共價值。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迎20年來最大改變——個人賬戶2016年記賬利率從往年平均2%-3%的水平統一大幅提升到了8.31%,高于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
近期,上海、內蒙古宣布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至少已有8個省份提高了這一標準。其中,多個省份明確提出,有條件地區可在全省統一調整的基礎上自行提高基礎養老金。
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發展,三支柱模式成為各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共同趨勢:第一支柱政府兜底的公共養老金;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個人稅延養老金,自愿參加。
記者日前獲悉,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工作逐步推進,中部某省有望調50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在目前7個省區市的基礎上,此舉將使養老金委托投資合同總金額增至4000億元以上。
養老金已悄然進入股市。在4月25日舉行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工作正有序推進。
昨日,人社部舉辦一季度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今年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平均水平為5.5%,但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身上,實際調整水平會有差異。
幫主(id:banglicai)梳理公開材料發現,對于城鎮職工養老金而言,部分省市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是存在的。除了強化社保基金的保值儲值功能外,逐步強化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的“三支柱”養老體系,也被認為是改革的方向之一。
河北承德市社會保險局(以下簡稱“承德市社保局”)隨后告訴她,市社保局科員白雪杉(男,42歲)利用養老保險系統漏洞,將部分養老保險金據為己有。
2萬億元規模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即將分批投資運營,點燃了證券投資管理機構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