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財經要聞 > 正文

                “穩”字當先 養老金入市有望實現“雙贏”

                2018年03月20日09: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5034

                  養老金等長線資金入市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兩會期間,一些委員和專家建議,應完善養老保險體系,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鼓勵長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作為長線資金入市的養老金,不僅可以成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也可以通過長線投資獲得相對更好的投資回報,從而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與資本市場穩定之間的雙贏。

                  鼓勵推進“第三支柱”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美國資本市場的大型機構投資者主要由保險資金、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組成。這三大基金,形成了資本市場的“穩定器”,讓資本市場的波動性減少到最低程度。所以,大力發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對發展繁榮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有好處的。

                  中歐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竇玉明指出,我國養老金三個支柱之間的不平衡、基本養老金在地區間的不平衡,以及社保在覆蓋面、基金收入能力和可持續性上的不充分等,都值得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要借鑒國外經驗,用稅收優惠等手段鼓勵發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賬戶,這部分養老金用于個人退休后生活的改善性需求,可以承受略高的短期波動,也可能獲得更高的長期回報。”

                  日前證監會發布了《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不僅是現代金融業為服務社會養老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也可以利用公募基金的專業投資能力,為資本市場引來更多的長線投資資金。

                  鄭秉文建議,結合資本市場的實際需要和老百姓投資需求,下一步應考慮基金業產品設計,讓中國真正擁有類似美國TDF目標日期基金之類的產品,從而讓養老金作為一個長線資金投入,這對穩定資本市場的作用非常大。

                  長線投資“穩”字當先 

                  對于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而言,養老金作為長線資金入市,將可以起到市場“穩定器”作用。

                  鄭秉文表示,由于缺乏長線資金,所以我國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理念與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截然不同。為此,一是要引入保險資金,二是引入養老基金的投資,兩者不可偏廢。作為長線資金入市的養老金,不僅可以成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也可以通過長線投資獲得相對更好的投資回報,從而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與資本市場穩定之間的雙贏。

                  竇玉明指出,養老資金的真正風險,在于為確保每年的短期回報不能出現負數,而采取非常保守的投資策略。“提高養老金的長期投資收益率,是解決中國養老資金長期短缺的最可行的方案之一。”

                  在竇玉明看來,養老資金投資期限長、流動性要求不高、可以承擔適度凈值波動的三大特性,在資產配置中,可以更多地投資于短期波動大,長期回報高的投資產品。

                文章關鍵詞:養老金;入市 責編:王永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再次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每人每月增加18元

                  從今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8元,增加后,我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達到每人每月98元。

                • 養老金迎雙重利好

                  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正迎雙重利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日前明確提出,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逐步提高。

                • 養老金5%投資回報率 高還是低?

                  如何在風險與回報方面找到結合點,是養老金投資機構必須把握好的問題;因此,對5%的投資回報率,不能簡單用高低來評判,而應當理性、客觀評價。

                • 養老金亮首份A股成績單 5%的收益率不成問題

                  昨天,人社部基金監管局副司長湯曉莉透露了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情況:截至目前,已有九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委托投資合同,合計金額4300億元。

                • 養老金投資迎利好:頂層制度設計待出臺

                  多位專家表示,中國的養老問題突出,養老金制度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下一步,養老金安全要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統籌安排,通過“開源、節流”來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 13省養老金投資金額將達5800億

                  1月3日,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副局長湯曉莉表示,到目前為止,已有九省和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委托投資金額為4300億元。

                • 13省養老金投資金額將達5800億

                  1月3日,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副局長湯曉莉表示,到目前為止,已有九省和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委托投資金額為4300億元。

                • 明年養老金將迎十四連漲

                  盡管養老金支付壓力上漲,但相關部門不斷出臺措施,今年以來,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等一攬子政策相繼出臺。

                • 明年養老金將迎十四連漲 專家:漲幅料放緩至5%左右

                  專家預計,鑒于經濟轉型和支付壓力仍存,養老金漲幅料放緩至5%左右  自2005年起,我國養老金水平持續穩步提高,截至2017年已實現十三連漲。齊傳鈞表示,維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重在開源,養老金投資渠道的拓寬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走向。

                • 養老金全國統籌更應立足于長遠

                  既要實現養老渠道的多元化、保障的多軌化,又要以此提高養老金的總量和質量,如此養老全國統籌才有外延的擴張和內涵的挖掘。

                • 13地區養老金支付能力不足1年

                  從各地情況看,有13個統計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的可支付月數已不足1年,而黑龍江省的累計結余已為負數,赤字232億元。

                • “解渴”養老金 國企股份劃轉社保基金

                  為彌補因企業職工享受“視同繳費年限政策”形成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方案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 3.7億人養老金記賬利率飆漲至8.31%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迎20年來最大改變——個人賬戶2016年記賬利率從往年平均2%-3%的水平統一大幅提升到了8.31%,高于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

                • “違紀將影響養老金”,是必要的規則補漏

                  孤立地解讀“事業單位人員違紀將影響養老金”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有將之置于事業單位獨特的職務職級系統中,才能充分梳理清楚其前因后果及權責關系;也只有將之還原到全社會共同打造立體防腐屏障的大背景下,方可真切意識到它的必要性和公共價值。

                • 1700億養老金已到賬 股票配置約150億

                  券商中國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全市場目前1700億左右的養老金到賬規模,社保基金理事會自行管理約600億規模,委托給管理機構的有1100億。其中,股票類資產配置規模為150億左右。”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