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 > 財經要聞 > 正文

                銀監會:嚴禁銀行通過安排親屬就業等方式吸收公款存款

                2017年06月27日10:07  來源:央視財經

                5034

                  近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整頓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

                  《通知》共5條13款,在強化廉潔從業、嚴禁利益輸送、防范道德風險、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加強業務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明確規定吸收公款存款的具體形式、費用標準和管理流程,加強相關費用支出的財務管理。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改進績效考評體系,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市場份額或排名等指標。強化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審計監督,對違規問題嚴格問責和整改,涉嫌違紀違法的,應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二是嚴禁利益輸送。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督促員工遵守行業行為規范,恪守職業道德操守,廉潔從業。不得向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贈送現金、有價證券與實物等;不得通過安排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直接利益相關人員就業、升職,或向上述人員發放獎酬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若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直接利益相關人員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員工,該員工應實行回避。

                  三是提升服務水平。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充分尊重公款存放主體的意愿和服務需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與公款存放主體開展業務合作。持續優化業務流程,豐富產品種類,不斷提升存款綜合服務水平。

                  四是強化行業自律。銀行業協會應督促會員單位強化自律意識,培育合規文化,倡導公平競爭,抵制不當交易,共同遵守《中國銀行業反商業賄賂承諾》《中國銀行業反不正當競爭公約》等行業規約。

                  《通知》的實施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營造廉潔從業風氣,培育合規文化,并有利于維護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通知》答記者問

                  為整頓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強化廉潔從業,嚴禁利益輸送,防范道德風險,提升服務水平,近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發布《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答:公款具有金額大、成本低、穩定性高等特點,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重要的存款資金來源。當前,個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獲取公款存款,采用利益輸送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破壞廉潔從業風氣和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對此,銀監會高度重視,制定《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行為進行整頓規范,督促銀行依法合規經營,提高服務質效。

                  二、《通知》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通知》共5條13款,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相關要求。《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吸收公款存款業務管理,改進績效考評體系,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同時,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贈送財物、安排親屬就業等方式,向公款存放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利益輸送,并提出回避要求和廉政承諾要求。《通知》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提升存款綜合服務水平,增加資金存放綜合效益。二是強化行業自律和加強監督檢查。《通知》要求銀行業協會督促會員單位強化自律意識,培育合規文化,遵守行業規約。同時,《通知》要求各級銀行業監管部門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公款存款業務的監督檢查,發現利益輸送的,還應通報同級財政部門和相關紀檢監察機關。

                  三、與原有相關規制相比,《通知》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通知》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新要求:一是提出回避要求。《通知》第2條第2款規定,若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直接利益相關人員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員工,該員工應實行回避,對不按規定回避的,所在機構要作出嚴肅處理。二是進行廉政承諾。《通知》第2條第3款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資金存放管理的指導意見》(財庫〔2017〕76號)的有關規定,按照公款存放主體的要求出具廉政承諾書。

                  四、《通知》中所指的公款存放主體和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包括哪些?

                  答:公款存放主體包括財政部門、預算單位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其中,國有企業是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事業單位是指相關行政法規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各級各類事業單位。

                  公款存放主體相關負責人員包括公款存放主體的主要領導、分管公款存放工作的分管領導和負責公款存放工作的部門負責人,以及具體辦理公款存放工作、可能對公款存放銀行選擇產生重大影響的工作人員。

                文章關鍵詞:銀監會;銀行;親屬;就業 責編:王麗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a銀監會又盯上另一群人銀監會不光盯上官太太俱樂部 又盯上另一群人

                  正如項俊波落馬、證監會頻繁開出天價罰單、金融反腐等近期新聞昭示的那樣,對金融亂象的高壓姿態已經形成,一場金融監管風暴正全面升級。銀監會密集發布7個監管文件,一場銀行業監管風暴正席卷而來。

                • 銀監會發25項處罰函:華夏銀行等3家被罰

                  近來,銀行因票據、同業、貸款等業務中,頻繁出現重大違規事件,銀監會則加強了監管,此次華夏、恒豐因違規事件多發,上了處罰頭條 。

                • 銀監會再敲打互聯網金融 列出148條禁令

                  銀監會最新發布的《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穩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要求持續推進網絡借貸平臺(P2P)風險專項整治,做好校園網貸、“現金貸”業務的清理整頓工作。

                • 銀監會公布25項處罰 17家機構被罰4290萬

                  昨日晚間,銀監會罕見地一次性公布25項行政處罰,涉及17家金融機構,共計罰款4290萬元,其中平安銀行(000001,股吧)被罰金額最高,達1670萬元,被罰金額緊隨其后的是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恒豐銀行,兩者分別被罰1190萬元、800萬元。

                • 銀監會勾勒金融風險圖譜 5月形成排查報告

                  據了解,今年2月底銀監會下發《銀行業信用風險專項排查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自查、監管督查,形成自查報告和督查報告。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銀行頭條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浦發銀行專注并購金融 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保險頭條

                中國太保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多個獎項

                股票資訊

                財經要聞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