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社保基金需擴充十倍才能解決養老問題

                2013-03-01 08:33    來源:新京報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養老財富管理需戰勝“養老CPI”

                  新京報訊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昨日表示,社保基金12年來年均收益率為8.4%,目前約有一萬億人民幣的總規模。隨著未來養老需求的擴大,沒有十萬億不足以解決未來的養老問題,應設立財富管理的有效機制。

                  昨日,王忠民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在享受人口紅利35年間,勞動者從農村流入城市,大多沒有上交或沒有帶走個人名下的養老社會保障。而今天這些勞動者已經或即將步入老齡化,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養老紅利或社保紅利。

                  王忠民認為,養老面臨著昨天的欠繳、今天的結存、今天的補貼及明天來勢兇猛的養老需求之間的重組。現在新農保對養老年支付額的保障不足100元,如果將幾億農村人口的養老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那么每年約達幾千塊。現在每年財政補貼養老2000億,而年累計額結余是2萬億。目前一萬億的社保基金還太小,沒有十萬億不足以滿足未來年補貼額的需求。

                  王忠民認為,要設立財富管理的有效機制。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養老時的通脹率和年輕時的通脹率不一樣。應當編制一個和養老指數相一致的CPI,讓所有的養老財富管理機構必須戰勝這個養老CPI。

                  相關

                  “金融制度影響經濟轉型”

                  新京報訊 (記者金彧)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昨日在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首屆年會”上表示,現行金融制度不利于收入分配格局形成,進而影響到經濟轉型。

                  潘功勝表示,傳統的經濟發展中,更強調動用社會資源為實體經濟服務。體現在金融制度上,就是以銀行為主導,集中大量的資金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低成本資金。

                  潘功勝說,這一制度在經濟追趕階段是成功的,但從長期來看卻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這種模式忽視了資產負債,經濟資產的保值增值不利于收入分配格局形成,進而影響到經濟轉型。

                  (原標題:“社保基金需擴至十萬億解決養老問題”)

                    (記者李蕾 金彧)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