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滌明:“臨時工”又變種為“新同事”?

                2012-05-30 09:48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24日,一則《就讀公辦小學 需繳納2萬元》的帖子在天涯社區東莞版熱傳。厚街鎮宣教文體局確認該通知是一名新同事發出,并非厚街鎮的政策。(5月29日《廣州日報》)

                  “臨時工”又變種為“新同事”了?或許我們應該理解官方的苦衷“臨時工”做擋箭牌,太老套,人們早就不買賬了,于是一些“替代品”便被某些聰明之人發明,比如說,錯事是“新人”干的。

                  但我覺得這招其實更愚蠢:有些錯誤,是需要資歷或資本才可能犯的,因為沒有一定權限,不可能決定某些事,不可能對外發布某些信息。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追究的,就不僅是“新同事”的責任,而是組織內部失控失察的責任。“臨時工”也好,“變種”也罷,每每被屢試不爽,證明的是這種低劣花招的管用。

                  丑聞曝光后,有些官方的回應習慣了顧左右而言他,總不嫌別扭,是因為這確實奏效;只要有說法,就能搪塞得過去重要的是有沒有說法,而不是“說法”靠不靠譜。

                  不管是“新同事”發布,還是“老同事”起草,只要它印著單位的公章,或是在官方渠道發布,它就代表單位,如果出現法律責任,應一概由單位承擔,那就應該追究單位領導的責任。不論制度層面,還是責任概念上,這都是一個簡單的常識。然而問題的處理,卻往往是反常識的因為是“臨時工”之類,單位和領導的責任馬上“被變小”,甚至無責,而辭退“臨時工”,則可以成為一種“圓滿”的交代。 (馬滌明)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