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文章指出中國樓市的隱性負債驚人

                2012-05-11 09:37    來源:搜狐財經

                  編者按:日前,《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中國房地產業存在大量隱性負債,文章分析了構成隱性負債的多重因素。

                  以下為全文:

                  中國房地產行業或許正在慢慢陷入不斷增加的負債。

                  從官方數據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國數千家開發商所借貸款為人民幣3.6萬億元(合5,700億美元),只相當于銀行系統人民幣貸款總額的6.3%,尚處可控范圍。

                  不過從159家內地上市開發商的財務狀況來看,官方數據反映的情況并不全面。中國數據商萬得資訊(Wind)的數據顯示,此類開發商2012年一季度的總負債已膨脹至1.8萬億元,相比2010年年初政府首次將其政策之針刺向房地產泡沫時的水平高出100%有余。

                  不斷增加的債務是多種因素的反映。2010年政府雖對房價宣戰,但遲遲沒有收緊信貸。到2011年前,貸款供應不足,但開發商卻放任供應商貨款等其他負債不斷增加。而在最近的2012年一季度,伴隨著貸款的反彈,上市開發商借入資金480億元,超過2011年全年數字的兩倍。

                  官方數據可能還低估了銀行的房地產敞口。除了真正的開發商以外,國有企業有時候也禁不住誘惑搞起了房地產,或者是開發,或者是炒房。一些貸款原本是要用于建高爐或船隊,最后實際上卻建起了豪華住宅。

                  銀行將房產用作貸款抵押,這也形成了敞口。比如中國銀行2011年年末39%的貸款都以房產和其他不動產作為擔保。其風險在于,如果房價下跌幅度超過預期,那么開發商償還貸款的能力就會削弱,同時銀行用作抵押的房產價值也會下降。

                  中國房地產行業正處于政策引導的調整過程之中,成交量和價格都低于上年同期。雖然如此,由于近幾個月出現需求溫和復蘇、貸款更加寬松的跡象,市場仍看好軟著陸前景。赴港上市的內地開發商股價今年已強勁反彈。

                  如果成交量繼續緩慢上升,多數開發商都具備充足的償債條件。但如果銷售枯竭,那么高于官方數據的債務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根基沒有表面上那么牢實。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