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國經濟底部臨近 房地產崩盤說法偏激
相關鏈接:精彩語錄
1、不喜歡別人叫我經濟學家,因為經濟學家老被人調侃。
2、止損,非常簡單的原則,但很難遵守,連證券公司都很難做到。有的人總要買賣一下,以體現自己在工作。
3、 房地產商被千夫所指,這與其不透明有關系。實際上,我根據上市公司的公告來測算,房地產商的盈利水平約在15%左右。
4、 出口增速將有望回升,對廈門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出口最壞的時候正在過去。
5、鏡頭對準我, 很多段子我想講也不敢講。
6、我出了一本書《房地產大周期的金融視角》,任志強有推薦,很多網友給我發私信說:“你怎么跟他混在一起?”。很多搞房地產研究,是憑感覺的。任志強的一個PPT,數字內容翔實,那個架勢是值得學的。
7、不懷疑對方的立場和智商時,才能平等地討論起問題。拿數據和邏輯說話,不要只懷疑其立場
相關鏈接二:精彩問答
問:茅于軾說中國房地產面臨崩盤的危險,您怎么認為?
巴曙松: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為50%,空間還是很大,另外,大量勞動力從沿海向內陸城市遷移,一線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向服務業轉型,商業地產的優勢重新出現,經過這一輪洗牌后,房地產企業定位更清楚,使行業今后的發展更健康。我調查過,近期房地產破產的企業,都是主業不是房地產的企業,如果洗牌是這樣的話,還是健康的。大多房地產企業利潤低一點,生存不會有大的問題,崩盤一說偏激了一些,只能說有很大的調整。
問: 有人說,在中國,經濟學家和資本家一起來唱雙簧,您怎么看?
巴曙松:不要低估觀眾的智商,也不要高估這些人(經濟學家)的影響力,最終還是基本的經濟規律起作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