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原創 圖片 視頻 評論 財經 房產 汽車 家居 教育 健康 科技 旅游 體彩 消費 娛樂 河南爆款 數讀有道 鄭在讀書
                智庫河南
                映象首頁 > 智庫河南 > 理論資訊 > 正文

                黨的領導:中國最大的國際競爭力

                2017-06-28 09:29 來源:北京日報

                [摘要] 黨的制度建設已經形成了“溢出”效應,即由黨內向黨外溢出,從黨員、干部向普通群眾溢出,從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推進形成黨治國理政成熟的制度體系和制度文明成果。在推進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黨日益走向成熟、走向自信、走向理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我們黨的時代任務,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這一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抓住黨的建設這個“牛鼻子”,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進行頂層設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高線管理與底線管理相結合、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互聯互動、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銜接、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尤其是國家監督有機結合、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融會貫通,形成了偉大工程與偉大事業、偉大斗爭相融共進的新格局。

                  深刻洞察、準確把握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講話中明確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這表明,抓黨的建設,首先要深刻洞察、準確把握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階段、新起點。

                  ■我國步入“發展起來”新時期,這是黨的建設的歷史方位

                  黨的十八大前后,中國的經濟總量超越世界很多發達國家,GDP排名世界第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標志著中國正步入“發展起來”的新階段。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我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我國發展起來以后,不僅要破解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一系列矛盾與難題,如體制機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籬,而且要努力解決發展起來以后出現的新矛盾和難題,如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不足等短板。應當說,這些矛盾和難題日趨突出,都是堅硬的“鐵”,需要深水攻堅、壯士斷腕、背水一戰,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打鐵還需自身硬,改造客觀世界,離不開“黨的主觀的條件”的改造。這就要求我們黨時刻牢記“中國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的警告,既要使自身“硬”,又要敢于碰硬,具有“打鐵”的本領。因此,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建設必須具有“純度”和“硬度”,才能攻堅克難、履行使命。

                  ■解決黨自身存在的問題,是黨的建設的現實關切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提供了前車之鑒。其中之一,就是管黨治黨不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迅速發展壯大,不斷增強影響力和吸引力。當前,我們黨擁有8900多萬黨員,超過了德國的人口,然而絕大部分黨員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入黨的,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和艱苦環境考驗。面對“四大考驗”,一些黨員干部身上既存在著“四種危險”,也存在著“四風”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一些黨員、干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嚴格執行黨章,漠視政治紀律、無視組織原則。如何解決好自身問題,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由此,管黨治黨突出“核心”、“全面”、“嚴”和“治”,就必然成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現實關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建設的動力源泉

                  十八大以來,我國處于發展的最好時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能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直接決定“十三大”確定的“三步走”戰略能否最終實現。當前,我國處于“三大步”中的第三步,也處于“十五大”規劃的“三小步”中的第二步。這既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這一步邁得好,就能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步邁得不好,就會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手中,只能前進,不能退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邁好這一步,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面從嚴治黨。

                  ■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新變化,是黨的建設面臨的外部環境

                  當今中國正在邁入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新的歷史征程,全國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聚積新的力量再出發。力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中國對世界的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中國的影響力越大,世界就越會關注中國。一些國家不甘心國際秩序“被改變”,必然會對我國處心積慮地圍堵打壓。可以想象,當前及今后我國和平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會嚴峻復雜,甚至一些國際因素還會演變為全邊疆、全領域安全問題,影響國家總體安全。面對這些挑戰,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與世界各國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成功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黨的堅強領導變成應對一切外部和內部矛盾、風險和挑戰的定海神針。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主要是政治制度的競爭,說到底是一國領導力量和國家組織力量的競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中國最大的國際競爭力。

                繼續回答好“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好這個黨”這個根本問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就,開辟了管黨治黨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的理念,全面從嚴治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繼續回答好“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好這個黨”這個根本問題,開辟了管黨治黨新境界。

                  ■在思想建設上,推動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黨的集中統一和黨中央權威進一步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思想建黨擺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推動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比如,連續舉辦7期省部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政治局堅持集體學習制度,十八大以來已進行了41次集體學習;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并將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辦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并強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于法治建設。這些舉措使黨的集中統一和黨中央權威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補足了精神上的“鈣”,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大大增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大大提高。

                  ■在組織建設上,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以黨的建設引領和帶動黨的各項工作的局面普遍形成

                  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是針對我們今天面臨的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針對管黨治黨中出現的各種考驗與風險,針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長征路上的各種嚴峻考驗,經過全黨深思熟慮而做出的符合黨心軍心民心的鄭重選擇。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報告指出:“黨的歷史表明,必須有一個在實踐中形成的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在這個領導集體中必須有一個核心。如果沒有這樣的領導集體和核心,黨的事業就不能勝利。這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大問題。”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是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必然要求,必將對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黨中央還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加大農村基層黨建、城市基層黨建、國企基層黨建、非公和社會組織基層黨建以及其他領域黨建工作力度,聚焦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強調發揮整體功能。如全黨召開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推廣城區、街道、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習近平總書記還親自主持并召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強調發展黨員總量控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推進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黨中央專門對基層黨組織實行專項整治,補足短板。由此,基層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融合度、一體化水平大大提高,基層基礎水平進一步提升,以黨的建設引領和帶動黨的各項工作的局面普遍形成。

                (責任編輯:王慶河)

                專題

                專欄:決勝全面小康  讓中原更加出彩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研討會

                理論豫軍

                以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以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