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開表示,支持廣東省消委會就小鳴單車不退押金問題提起公益訴訟,并呼吁《電子商務法》對此作出立法規制。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任震宇)12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開表示,支持廣東省消委會就小鳴單車不退押金問題提起公益訴訟,并呼吁《電子商務法》對此作出立法規制。
12月18日,廣東省消委會將小鳴單車經營管理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告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拖延退還消費者押金的行為,并對消費者押金實施“專款專用”“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第三方監管”等措施,同時對新注冊消費者采用免押金的方式提供服務。
中消協對此表示支持。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省級以上消費者協會保護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是對經營者不法行為的有力震懾,是對我國法治進程的有力推動。中消協將積極指導和推動地方消協有關消費維權工作,并繼續采取措施,依法履行職責,更好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連續發生多起共享單車、網約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消費者押金、預付費后,將所收資金挪作他用,在運營不善或停止營業時,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事件。由于電子商務的對象廣泛性、經營跨地域性、資金易得性、監管不足性等特點,一旦所收押金、預付費發生問題,造成危害的嚴重程度、影響的廣泛程度、社會反映的強烈程度,遠超實體領域,極易引發群體事件,激化社會矛盾。
中消協表示,目前,一些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挪用押金、預付費的情況比較突出,造成大量消費者押金難以退還。押金是租用特定標的物的質押擔保,屬于擔保物權的一種,主要是擔保合同的履行。押金的所有權屬于消費者,企業任何情況下不得挪用。預付資金是消費者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預先交付給企業用于自身消費的資金,其使用應遵守合同約定。
在推動解決消費者現實問題的同時,中消協認為,加強對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押金、預付費的立法規制,是從制度層面保護廣大消費者的治本之策。為此,中消協呼吁,在目前正在加緊制定的《電子商務法》中明確作出立法規制,回應、解決電子商務領域的突出問題,切實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中消協建議,因押金、預付費法律屬性上有所區別,建議采用不同管理制度。對于押金,采取“預授權”凍結制度,防止押金流入企業資金賬戶,保證資金安全;對于消費者預付費,采取資金存管或者保證金提存制度,專款專用,防止挪用。同時,從資質限定、合同規制、履約擔保、信息披露、費用退還、冷靜期、退市要求、法律責任等方面加以規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