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7日16:56 來源: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去年9月30日,我市在全國率先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及時有效地抑制了投機投資需求,穩定了市場預期,商品住房成交量持續下降,成交均價趨穩、略降,二手住房價格漲幅明顯回落但近期有所反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決定采取果斷措施,確保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主要工作及措施如下:
一、切實增加商品住房有效供應
(一)加快、加大商品住房土地供應。三季度末完成全年土地供應計劃,是去年全年實際供應量的2.5倍。同時,加大土地儲備力度,適當增加計劃外年度土地供應量。
近期北京市公布了今年的土地供應計劃,一些媒體和中介對供應計劃有曲解和誤讀,稱今年260公頃的商品住宅計劃供應量比去年減少七成。這種拿今年的計劃供應量和去年的計劃相比是很不科學的,今年商品住房用地實際供應量將大大超過去年的實際供應量。
為進一步滿足我市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條件,今年以來市規劃國土委加大住宅用地特別是保障房、自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應力度,加快土地供應節奏,保障土地有效供給。目前已供應商品住宅用地109公頃,完成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42%,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去年同期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的7.3倍。近期,將推出商品住宅用地52公頃,其中自住型商品房用地44公頃,一季度可完成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的60%,屆時一季度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將是去年全年實際供應量的1.5倍;三季度末將完成全年商品住宅用地供應計劃260公頃,是去年全年實際供應量的2.5倍。后續將加大土地儲備開發力度,條件成熟地塊將適時推向市場。加大住宅用地有效供給,對緩解供需矛盾、引導市場預期將發揮明顯作用。
(二)加強調度,督促“1300萬平方米已拿地未開工、950萬平方米已開工未入市”的在途商品住房項目加快開發進度,盡快形成商品住房供應。
商品住宅的庫存不只是已經辦理了銷售手續還沒賣出的房子,還包括拿地未開工和開工未銷售的房源,而且這些房源是距離實現市場供應最近的,對于市場預期的影響也最大。這兩個階段的房源,初步統計有20萬套左右,是北京去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的兩倍多。一方面說明了北京商品住宅下一階段的供應規模;另一方面,督促加快這20萬套庫存轉變為實際供應,將能起到穩定和引導市場合理預期。
二、完善商品住房銷售和差別化信貸政策
市住建委、人民銀行營管部、北京銀監局、北京公積金中心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完善商品住房銷售和差別化信貸政策的通知》。
去年930新政以來,北京市無論新建商品住房,還是二手住房的成交量,都持續下降,新建商品住房價格也趨穩、略降,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也明顯回落但仍處于上漲通道,特別是近一個月來,漲幅又有所反彈,中介門店看房的客戶量也明顯增加,百姓購房熱情又現高漲跡象。
從其他一些重點城市來看,去年底實行“認房又認貸”,提高個人房貸門檻,目前取得了良好的二手房市場調控效果。此次北京借鑒這些城市的做法,強化差別化信貸政策,不但也實施了“認房又認貸”,而且還通過“一提一降”,適度降低金融杠桿效應,即進一步提高了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普通自住房提高至60%,非普通自住房提高至80%;同時降低住房貸款期限,將原來最高可達30年的貸款期限降至25年。
此外,還明確規定企業購買的住房需滿3年以上才能交易,交易對象為個人的必須執行限購政策。這一措施旨在打擊企圖以企業名義購房鉆限購政策空子、投機炒房等。
本次新政以后,北京的商品住房限購、限貸措施將更加嚴格。
三、確保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環比不增長
(一)在預售審批、現房銷售備案環節,嚴控商品住房申報價格。
對報價明顯高于周邊在售項目價格和本項目前期成交價格且不接受指導的商品住房項目,屬于期房預售的暫不核發預售許可證書、屬于現房銷售的暫不辦理現房銷售備案。
對取得預售許可或辦理現房銷售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商品住房項目在銷售中,要繼續嚴格執行明碼標價、一房一價規定,實際銷售價格不得高于申報價格。
(二)大力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捂盤惜售以及中介機構哄抬房價、發布不實房源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并給予公開曝光。
去年930以后,市住建委牽頭建立了包括10個成員單位的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聯席會,強化市區、部門聯動,加大執法查處力度。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的通知》,在全市全面實施存量房資金監管,保障交易安全。轉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大力整頓規范中介行業。
去年四季度,對全市199個在售項目和7171家中介機構門店進行拉網式全覆蓋執法檢查;停止了17家違規企業網簽資格,對3家嚴重違法開發企業降低資質等級,立案處罰58起;開展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動態核查,注銷了250家企業的資質。
2016年房地產市場劇烈動蕩,房價暴漲,調控頻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與社科文獻出版社上午聯合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2017)》預測,2017年房地產市場將進入量價調整階段。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雖然僅有21個字,卻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1-2月份乃至剛剛開始的3月,整個房地產市場還是比較平穩的,相信今年也會比較平穩。
2014年至2016年,信陽市房地產成交面積從239萬方到313萬方再到434萬方,2014年--2016年全年成交量逐步增長,2016年較2015年成交增長41.8%。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1至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數據透露出一個訊息,房地產市場風險正在加劇。
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6年8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8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227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17%,漲幅較7月份擴大0.54個百分點;同比上漲13.75%,漲幅較7月份擴大1.36個百分點。
經驗表明,抑制需求效果明顯,政府調控往往采用提高首付、限貸、提高貸款利率、限外地人、限二套房等方式,其中,金融手段是利器,限外地人只是讓本地戶口升值,限二套房則讓離婚率增加。不管怎樣,抑制需求只是讓堆積到以后罷了。
今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日趨分化,去庫存初顯成效,但也存有“水分”。
外媒稱,在截至3月31日的一年中,中國人已成為美國住宅最大的外國買家群體。一位經常與中國房地產買家打交道的魯滕貝格房地產經紀人魏敏潭(音)對《房地產周刊》記者說,外國買家調低了他們的價位指標。
外媒稱,在截至3月31日的一年中,中國人已成為美國住宅最大的外國買家群體。
了解宏觀大勢,只是買房的第一步,想要買到合適的房子,最重要的是去看房。大面積看房,是了解房地產市場的最有效途徑。通過看房,你可以知道什么樣的房子最緊俏、什么樣的戶型最好賣、哪個地段的房子最受關注……
金融研究中心統計,5月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地王”頻出,共誕生69宗“地王”。地價不斷創區域內新高,不少地塊樓板價接近周邊在售新盤價格,5月儼然成為“地王制造月”。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回答IMF總裁拉加德關于中國經濟整體負債程度過高,需要削減過剩產能,對于企業負債提正在采取什么應對行動的提問時表示,中國面臨一些問題需要應用供給側政策來解決,其中包括房地產市場庫存量過大。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年初以來,我國房地產出現一波猛烈的“恢復”,從交易量和價格來看,都'恢復"的非常猛烈,遠超市場預期。
近期熱點區域土地市場成交火暴,多次出現總價高、樓板價高、溢價率高的“三高”地塊。專家表示,局部區域雖然頻現“地王”,但對 房地產 整體投資難以形成支撐,下半年住宅投資可能有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