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1日11:0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中消協曝房屋中介四大問題
包括亂收費、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條款、違規操作資金監管、隱瞞房屋真實情況
昨天,中消協發布了《房屋家居領域投訴情況專題報告》,其中曝光了房屋中介的四大問題,包括亂收費現象嚴重、存在霸王條款、資金監管過程中違規操作、隱瞞房屋真實情況。
對于購買存量房的消費者來說,大部分會選擇通過房屋中介。在部分一線城市中,存量房交易量已經超越新房,成為市場供應的主體。作為存量房交易的重要中間環節,中介服務影響著房屋交易的順利程度。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投訴受理情況分析,中介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房屋中介亂收費的現象比較嚴重。如收取高額的服務保障費,但在收取之后并沒有真正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服務保障費中有關于物業保障的內容,旨在保障買賣雙方順利完成物業交割,但在實際操作中,有消費者反映,中介收取了服務保障費,但并沒有保障物業的順利交割。
第二,房屋中介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條款。如“一方出現違約行為,違約方賠償等同于定金額的違約金,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及甲乙雙方的傭金及服務費在違約金中扣除”,這就意味著如果賣方違約,買方仍然要從違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為中介費。
第三,在資金監管過程中,部分中介機構違規操作,代替銀行為買方做資金監管,將買方的購房款收入自己公司的資金池中,并利用這部分資金違規高息貸出,作為其他消費者的“首付貸”,這種行為嚴重威脅到了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第四,部分房產中介隱瞞房屋真實情況,如抵押情況、房屋質量問題等。消費者交付定金、中介費之后才予以告知,這種做法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前往強制騰房時,租戶卻蒙了,不知道自己通過中介花30萬租來的“豪華辦公室”,卻早在半年前就被司法拍賣了。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前往強制騰房時,租戶卻蒙了,不知道自己通過中介花30萬租來的“豪華辦公室”,卻早在半年前就被司法拍賣了。
面對雙限政策,有房屋中介機構提出愿意幫購房者牽線,找人補社保、個稅記錄,規避相關限制,但這類鋌而走險花錢走“潛規則”的做法,也有副作用:一旦買家支付了傭金、首付款,若最終受政策影響無法購房,將面臨中介費、首付款難以要回的窘境。
面對雙限政策,有房屋中介機構提出愿意幫購房者牽線,找人補社保、個稅記錄,規避相關限制,但這類鋌而走險花錢走“潛規則”的做法,也有副作用:一旦買家支付了傭金、首付款,若最終受政策影響無法購房,將面臨中介費、首付款難以要回的窘境。
針對近期房地產中介機構仍存違法違規、通過各種方式謀取不正當盈利的問題,近日,住建部、工信部等七部門明確指出,要不斷規范房地產中介市場秩序,保持嚴查高壓態勢。
近年來,因房屋中介公司在提供居間服務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引發的民事糾紛屢見不鮮,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干擾了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正常秩序,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
新興的互聯網中介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底商型的門店,因此對經紀人的實際監管要更加困難。
近年來,鄭州市民對房屋中介機構的投訴呈持續增長趨勢,而投訴多集中在“灰中介”和“黑中介”上。
不少市民根據自己租房時的遭遇提出疑問:房屋中介是否也對房租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過,大量務工人員紛紛返城,不少人通過中介公司來了解二手房買賣以及租賃等相關信息。為促成交易,中介信口開河,做出迎合買賣雙方交易意向的虛假承諾,消費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書面證據導致不能依法維權。
今年1月20日就和買家簽訂了合同,到現在還沒拿到錢,不但沒見錢,想把房產證從中介處要回來,也要了40多天沒音信。
我租你房,你付我錢,本以為出租房屋只要房東、房客談好價錢,簽了租房合同即可。李先生計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年想得3萬租金,刨除交給物業10%~15%的傭金和房屋折舊費,那每月租金應在5000元以上。
聽說過買車強制搭售保險的,聽說過買房子也被要求買理財產品嗎?
不少市民根據自己租房時的遭遇提出疑問:去掉供需關系和高房價等客觀因素,房屋中介是否也對房租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少市民根據自己租房時的遭遇提出疑問:去掉供需關系和高房價等客觀因素,房屋中介是否也對房租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