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合作新聞 > 正文

                食品行業飽受謠言攻擊 加強打擊迫在眉睫

                2017年04月26日10:01  來源:新華網

                5034

                  “粉絲能燃燒”、“橡膠面條”、“塑料紫菜”……每隔一段時間,關于食品行業的謠言就會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各種論壇里大肆傳播。這些謠言經過精心的編撰、剪輯,在欺騙消費者的同時,也極大損害了我國食品產業。

                  今年2月初,一則“牛奶出大事”的不實信息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據了解,這則謠言在去年10月就被制作,而最早炮制這條謠言的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依法批捕。時間不過一年,這則謠言再次泛濫在微信朋友圈、論壇等社交媒體。4月21日,處于謠言漩渦中的蒙牛乳業針對造謠者和借機炒作者發出公開信,稱“已啟動最高級危機預警處置機制,同時在積極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推進危機的妥善解決?!?/p>

                  “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于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痹谑乘幈O總局召開的“多方聯動有效治理食品謠言”通氣會上,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表示,“眼球博弈”是謠言傳播中最多的動機。為追求“10萬+”而制造噱頭、牟取利益,一些網絡媒體、尤其是自媒體扮演了“感染者”的角色,幫助謠言像“流行性病毒”一樣擴散傳播。

                  除此之外,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個別境外勢力意欲“唱黑”我國食品行業,也是網絡謠言出現的重要原因。“食品安全謠言具有有意編造、別有用心、偷換概念、混淆視聽、舊聞翻炒、刻意抹黑等特征,嚴重干擾了正常的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擾亂了百姓的消費判斷,損害了行業發展,影響了我國的國際聲譽?!睋沂称匪幤繁O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介紹,有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關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占45%。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5日,有關機構監測到的數據顯示,傳播范圍較廣的涉及食品藥品謠言達40余則,其中33則都屬于食品類。

                  對此,顏江瑛表示,治理食品謠言一定要下重拳,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讓政府部門、專業機構人士、企業、新聞媒體和公眾形成合力,“五位一體”擊碎謠言,形成全鏈條立體式的治理模式。

                  目前,食藥監總局與國家網信辦、農業部、質檢總局聯合新華網成立了“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多次舉辦辟謠活動,及時發布辟謠及科普信息。截至目前,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共發布65條權威辟謠信息,邀請200余家(次)媒體參與食品辟謠活動,發布及轉發相關食品科普信息累計1000條,在引導公眾走出食品安全認知誤區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專家呼吁,在建立協同合作機制的同時,應繼續加強對制謠、傳謠者的處罰與追責力度,尤其是要更加明確謠言判定細則和危害量化標準,進一步強化《刑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涉食品網絡謠言的打擊力度,還我國食品行業和廣大消費者一個清朗、和諧的網絡環境。(沈美)

                文章關鍵詞:食品安全法;食品藥品監管;謠言傳播;刑法;攻擊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調查:“最嚴食品安全法”你懂嗎?

                  《報告》顯示,六成多消費者對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費者對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實處持懷疑態度;92.89%的消費者通常會在超市等大型購物場所購買食品,占比最高。

                • 醬牛肉濫用食品添加劑 華聯超市被判十倍賠償

                  王女士說,她了解到食品添加劑“焦糖色”的使用范圍不包括醬鹵肉制品。

                • 平頂山一超市被開5萬元罰單

                  據葉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介紹,在10月9日的監督檢查中,監管人員抽樣發現位于新文化路的這家大型超市銷售的調味面制品……

                • 新《食品安全法》出臺,損一賠十,千元保底!

                    新修訂的堪稱史上最嚴厲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中除了強調監管者的責任外,還加重了生產者、經營者的責任,同時加大了賠償的力度,這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新法都有哪些新規對咱們老百姓有好處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了解新法吧!

                • 最嚴食品安全法下月施行 自制食品帶上“緊箍咒”

                  10月1日,“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將正式施行,新法中要求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持照經營(農產品除外),同時平臺負有審核經營者證照的責任。

                • 《食品安全法》的三大硬傷

                  “我們做了認真的調查,《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全國30余省份由省級人大立法的不超過8家,加上搞規章的省份不超過15個。“修改《食品安全法》,核心要從整體來思考我們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是不是有重大的缺失,其基本理念和制度構架、制度是不是有大的問題。

                • 向食品安全犯罪“亮劍”呼喚社會共治體系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改革深水區,社會轉型的關鍵期,解決諸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須法治思維。業內人士表示,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結合國外先進的食品安全法例,全面采納了國際通行的食品安全監管的風險分析機制。

                • 向食品安全犯罪“亮劍”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改革深水區,社會轉型的關鍵期,解決諸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須法治思維。業內人士表示,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結合國外先進的食品安全法例,全面采納了國際通行的食品安全監管的風險分析機制。

                • 上海福喜事件:7次都沒檢出問題

                  此案目前已經進入處罰階段,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程序都已經啟動。

                •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

                  剛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