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10:4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12月8日,鄭州龍子湖智慧島新入駐的企業內,工作人員在介紹他們的新技術。⑨3本報記者鄧放攝
□本報記者欒姍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奮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河南,對外開放步履鏗鏘。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強調,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
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加快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服務國家開放整體戰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譜寫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發展物流空陸網“三路并舉”
12月8日,鄭州機場國際西貨站,一架噴涂有盧森堡貨航標識的波音747-8F貨機正在裝載貨物。“整個貨艙的蘋果手機貨值,相當于一架波音747-8F貨機的價格。”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銷售總監艾瑞克·艾巴徹介紹說。
一條航線開辟了鄭州至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從2014年的1.4萬噸增至2016年的10.7萬噸,2017年預計突破14萬噸,盧貨航貨運量每年增長幅度在40%以上,以鄭州為中心的亞太集疏分撥基地的地位日益穩固。
鄭州國際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俊正在電腦前查看貨物清單:7個冷鏈集裝箱,貨源地上海、廣州、重慶,目的地德國漢堡、慕尼黑。“今年前三季度,國際冷鏈物流業務量發展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
中歐班列(鄭州)開啟了中國鄭州與德國漢堡的“陸上絲綢之路”,如今實現“去八回八”,是中歐班列中唯一實現高頻次往返滿載、均衡對開的班列,累計開行總量即將突破1000班。
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E貿易全球智能物流分撥分揀中心,唯品會、聚美優品的跨境快件在6個系統集成的極速物流分揀帶上,完成“全球—河南—中國”的貿易軌跡。“分撥分揀中心每秒可處理500單,確保實體店消費者現場下單、現場提貨。”河南保稅集團宣教中心副總裁韓愛娟說。
“1210”監管模式、“秒通關”通關模式、“海淘不用等、現場提貨走”銷售模式……河南保稅集團“三個獨創”的全國領先跨境電商發展模式,連接了鄭州至全球的“網上絲綢之路”,讓世界商品“一站到家”。
河南因交通而興,因交通而優,因交通而強。
空中、陸上、網上絲綢之路“三路并舉”,正釋放出“乘數效應”,形成河南發展國際多式聯運的新優勢,毋庸置疑的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鄭州,將是中國未來的現代國際物流中心。
產業培育“領頭雁”銜來終端鏈
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產業園的品牌墻上,滿眼都是五彩斑斕的手機公司標識;產品展示臺前,投影手機、裸眼3D手機……“黑科技”手機產品競相亮相。
河南首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敏拿起投影手機介紹說,這款手機集成了微型投影功能,外形卻無明顯變化,滿足消費者便攜性需求。
富士康鄭州科技園是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產業的“領頭雁”,約占全區手機產量的48.8%。在這只“領頭雁”的帶領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已經聚集192家手機生產企業,有30萬名產業工人,預計2017年手機產量將超過3億部,約占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
2013年3月7日,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作為全省對外開放的龍頭和引擎,我省抓住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轉移的歷史機遇,成功將富士康項目引進,帶動鄭州航空港終端產業實現由單一品牌向多個品牌,單個生產向全產業鏈,港區制造向港區創造的轉變。
全球重要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形成的背后,是鄭州機場配置全球空運資源能力的不斷提升:基本形成橫跨歐亞美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成為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從一個區域性機場轉變為一個輻射全球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來自智利的車厘子,搭載盧森堡貨航一抵達鄭州,就要“坐著”冷鏈車去濟南。鄭州機場國際物流多式聯運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顯示:來自全球的生鮮食品與智利車厘子一起,正快速分撥至全國各地。
創新制度敢試敢闖自主改
“坐在家里填資料,3個小時后,我就拿到了全省首張‘三十五證合一’的全程電子化營業執照。”河南唯愛康醫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華南說。
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被稱為“紙黃金”和“經濟護照”。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的檢驗檢疫系統顯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外貿經理王文斌已在線領取中國—東盟、智利和秘魯等空白原產地證書142份,簽證金額達2.1億元,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達1667萬元。“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全程電子化試點運行以來,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們少跑腿200多次,至少節約時間1200小時。”王文斌說。
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從“二十二證合一”到“三十五證合一”,從企業注冊“一窗受理、一表申請、一網歸集”到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大力提升了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成本。
鄭東新區疊加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多重優勢,吸引華為、浪潮、新華三、中誠信、UU跑腿等29家知名大數據企業競相入駐,倒逼政府提升治理和服務能力。
“在河南投資,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中部融合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李永感慨地說,“好多跟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只要登錄河南政務服務網,就可以一次辦妥。”
11月11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河南省冷鏈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快遞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河南省電商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實施期限為2018~2020年。
冷鏈物流將更“保鮮”,《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每個小城市建成1個、中等城市建成兩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成3個以上低溫配送中心,實現全省城市冷鏈配送全覆蓋。重點工程方面,到2020年,全省將建設20個省級快遞(電商)物流示范園區,每個園區快件集散分撥日處理能力達到50萬件以上。
10月13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河南省物流業轉型發展規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快遞物流要實現省內縣級以上城市24小時投遞、全國重點城市48小時投遞。
想吃高品質的新西蘭進口牛肉,你又多了一個選擇:9月11日中午,新西蘭首批海運冰鮮牛肉通過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進入中國。該批貨物包括冰鮮去骨牛肉、肩胛嫩肉等9個品種,共13噸,8月8日在新西蘭陶蘭加海港啟運,9月2日抵達青島港,9月11日冷鏈物流汽運抵達鄭州查驗場,全程保持冰鮮。
9月7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郵政管理局獲悉,今年前7個月,全省郵政業務量完成181.78億元,同比增長48.36%,增幅全國第一,高出平均值15.7個百分點。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0115.8萬件,同比增長44.5%;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44779.7萬件,同比增長31.5%;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602.9萬件,同比增長316.3%。
2017年7月11日商務部官網印發《2017年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現在,河南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一點連三洲,一線串歐美”的航空國際貨運網絡,國際全貨運航線達到29條。現在,河南正讓“空中絲綢之路”與鐵路網、公路網無縫聯結,在鄭州機場與國際航班對接的卡車公司達30多家,覆蓋全國70多個大中型城市。
7月14日,映象網記者和河南三十多家媒體參加了久如香組織的小龍蝦探秘之旅,直擊潛江小龍蝦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驅車7個多小時,晚上8點多,終于來到湖北“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潛江之行,我們對小龍蝦從雜交、育苗、到飼養、捕撈、加工、運輸都有了新的認識。
6月28日上午9點,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項目簽約儀式在鄭州永和伯爵國際酒店開幕。2016年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4億件,同比增長63%;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4億元,同比增長近50%,總量均居中部第一。
6月27日~28日,河南省現代物流業開放合作洽談會在鄭州舉行,吸引400余名中外知名企業高管參會。據介紹,這是我省第一次舉辦物流業方面的合作洽談會,全球冷鏈物流第一強的美國美冷、全球快遞物流第一強的德國敦豪(DHL)在內的9家世界物流100強企業高管,以及京東集團、雙匯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出席洽談會。
回顧過往,2013年7月18日,一聲悠長的汽笛聲,敲響了鄭州進入國際市場的大門,鄭歐班列在眾人矚目下飛速駛向歐洲,全方位開啟了鄭州開放發展新紀元。
他強調,物流業作為河南依托優勢著力打造的支柱產業,要主動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加快發展冷鏈物流,搶占產業制高點,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型。3日上午,陳潤兒先后來到華夏易通物流有限公司、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實地考察。
昨日,記者從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獲悉,在國內眾多進境水果口岸中,鄭州異軍突起,發展勢頭強勁。據悉,鄭州航空口岸目前已擁有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冰鮮肉類等7個口岸,是內陸地區口岸體系最全的。
《鄭州市建設中國制造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了全市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路和目標。質量效益穩步提高:2016—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保持穩步增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經濟比重不斷提高。
《鄭州市建設中國制造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了全市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路和目標。質量效益穩步提高:2016—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保持穩步增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經濟比重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