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河南人就業、收入、職稱等多重切身利益的《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并印發。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看過來】
完善聘任制公務員制度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規劃》中提出,我省要健全公務員分類管理政策體系,積極推進公務員隊伍專業化建設。
“十三五”期間,河南將完善聘任制公務員制度,制定聘任人員管理辦法。按照國家部署安排,推動市級以上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
公務員的招錄方面,我省將制定《河南省公務員錄用面試工作實施細則》,并建立省、市、縣、鄉四級公務員統一考試錄用常態機制。
公務員交流機制也會得到完善,探索全省公開遴選公務員辦法,進一步暢通和規范基層公務員的上升通道。
對于貧困地區的公務員,我省將按照有關通知要求,科學編制考試錄用計劃,適當放寬錄用資格條件,努力緩解基層一線用人難、留人難與新錄用公務員流失快等問題。
事業單位人員向合同用人轉變
我省將全面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其中提到要推進公開招聘制度全覆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數量占新進人員總數的90%以上。
同時還將規范事業單位聘用管理,指導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制度,推進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全覆蓋。推行競聘上崗,研究制定競聘上崗制度,將競聘上崗作為事業單位內部人員選拔聘用的主要方式。
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準
縮小地區間工資差距
“十三五”期間我省要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進一步優化工資結構,逐步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中的比重。
同時,在規范津貼、補貼的基礎上,我省落實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鄉鎮工作補貼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實施,做好我省法官、檢察官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規劃》還提到了一點,就是探索建立工資調查比較制度,調控地區工資差距。結合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工資管理,規范津貼、補貼發放,縮小工資差距,積極穩妥推進工資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還有很多看點】
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
我省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部分地方開展試點,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或半失能人員化解因必要的生活照顧和基本醫療護理帶來的家庭經濟風險。并將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
“出蠻力”變為“靠技能”
“十三五”期間,我省的“小目標”是加快推動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變。建成20所技師學院,支持建設25個省級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鑒定示范基地和100個省級示范性品牌專業。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10萬人,全省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750萬人。
河南將培養一批“大國工匠”
我省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培養一批技藝精湛、勤于實踐、善于創造的“大國工匠”,引導企業建立首席技師薪酬等待遇獎勵制度,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和工學結合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
貧困家庭子女讀技校有好政策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對全省公辦技工院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學生免除學費,為全日制正式一、二、三年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每生每年1500元的標準發放助學金。
評職稱向農村和基層傾斜
我省對縣級以下單位在職稱申報時外語不作要求,對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實行同樣的結構比例標準,降低農村學校評價標準,引導農村教師留在基層。
適當降低社保費率
我省將推進社會保障籌資制度改革,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逐步提高各級財政對覆蓋全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補助標準。(首席記者 李江瑞)
我省近日出臺《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統籌確定“十三五”時期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
2月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在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在6‰左右,總和生育率為1.8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
1月21日,記者從全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為促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期間,全省將投入資金245億元,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我省多措并舉,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加強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
據楊文莊介紹,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平穩落地,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抽樣調查推算數據,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楊文莊也表示,“十三五”是政策調整效應集中釋放的時期,總和生育率在1.8左右波動,(但)這個判斷我們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會議提出,要從增加就業崗位,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新動能培育帶動就業,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幫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就業創業服務等四方面加以著手,促進就業。其中,尤其提出要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共享經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有利于創業的政策環境。
從以治病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讓人民共建共享織就健康“保障網”,這些衛生與健康工作愿景是“十三五”時期我國實現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的“風向標”。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實現城鎮常住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的歷史性轉變,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一發動全身”的綜合帶動作用,增強以城帶鄉、以工促農能力,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1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衛生計生人才要達到1255萬人,其中全科醫生達到30萬人以上。
為繼續發揮A級景區作為觀光旅游產品質量信號機制的作用,《規劃》提出要繼續加強A級景區的進入、退出機制,尤其是要高度重視5A級景區監管。
“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建、改擴建10萬座旅游廁所,主要旅游景區、旅游場所、旅游線路和鄉村旅游點的廁所全部達到A級標準。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和“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壓力。要抓住機遇,突破核心技術和體制機制瓶頸,大力推進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全面推進海水利用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綜合國際國內旅游發展情況,我國旅游業在“十三五”期間,將呈現出五大發展趨勢: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發展全域化、產業現代化、競爭國際化。
《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五年我國旅游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基本遵循。
通過“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以創新型國家建設引領和支撐升級發展 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是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就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8個國家一般課題立項中,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各有3個項目,另外,鄭州市鄭東新區通泰路小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兩校各有一個項目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