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力文)2月4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為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機制,我省修訂了《河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近期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根據《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導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或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輻射污染事件。
按照事件嚴重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預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分別以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省政府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全省特別重大、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或超出事發地省轄市或省直管縣(市)政府處置能力的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市、縣級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各有關地方政府及部門、單位要組織采取先期處置、現場污染處置、轉移安置人員、醫學救援、應急監測、預報、預警、市場監管和調控、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等措施。
但實際情況呢?一級預警發布數小時后,建筑工地卻頂著停工禁令繼續施工、環保局官網癱瘓近2小時……
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11日審議通過《廣州市環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下簡稱《應急預案》)。
據介紹,近幾個月,廊坊市先后出臺了《廊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廊坊市城區大氣污染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和《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措施。
近年來,本市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通過采取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等措施,持續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總量。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2016年鄭州市市區清除冰雪應急預案”已經出臺,大雪停止后16個小時內清除三環內主要道路冰雪?!编嵵菔姓嘘P負責人說,雪停止后,16小時內清除三環內主要道路的車行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通道、立交橋、鐵路涵洞上的冰雪保證道路暢通。
根據環保部門的設定,空氣重污染預警從低至高依次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4個等級,教育部門響應的應急預案措施等級為Ⅳ級、Ⅲ級、Ⅱ級、Ⅰ級。Ⅲ級響應措施為: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等教育機構停止體育課、課間操、運動會等戶外活動。
近日,商丘市連續陰雨天氣,為保障雨季農村公路施工及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商丘市交通運輸系統啟動應急預案,確保惡劣天氣下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出行。
剛剛進入供暖季,沈陽就迎來了持續的空氣嚴重污染。Pm2.5在500已屬于爆表,沈陽的pm2.5竟然一度達到了1300多,沈陽的各大醫院的呼吸科也是爆滿,讓人不寒而栗。
防霾治霾遠非一部預案就可以應付,還需清晰界定各區域、各部門、各生產單位的責任,理順執法渠道,嚴格高效執法。
應急預案每個環節執行對應具體的責任人,哪個環節“掉鏈子”就追責。
為應對日益增加的大廳接待壓力,從今日起,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大廳工作人員早上提前半小時上班,即八點半;中午不休息,輪流用餐。
鄭州市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方案將修訂增強預警功能,使應急功能變后置為前置,而應急響應這一“馬后炮”也將隨之成為提前預警的“急先鋒”。
因為新一輪霧霾就要來了。
鄭州市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方案將修訂增強預警功能,使應急功能變后置為前置,而應急響應這一“馬后炮”也將隨之成為提前預警的“急先鋒”。
隨著鄭州城區氣溫持續走低,為減少濃霧、強降雪等惡劣天氣對市民日常出行的影響,12月8日,鄭州快速公交公司啟動冬季應急預案,采取多項措施保證冬季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