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北京二手房買賣糾紛攀升:房價漲幅超過違約成本

                2017年09月07日07:33  來源:新京報

                5034

                  

                  去年8月26日,二手房交易火爆,北京市民在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排隊,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也隨之攀升。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訊 (記者王巍)2015年至今年年初,北京二手房房價連續上漲,受利益驅動和政策影響,法院受理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量持續攀升。昨天上午,昌平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過分析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對二手房買賣的糾紛案例和成因進行了分析,這其中因房價上漲導致賣方違約成本降低,成為二手房交易糾紛的一個突出原因。

                  據昌平法院統計,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昌平新收合同類糾紛案件數量分別為13185件、13149件、7412件。其中涉及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情況為:2015年新收案件1006件,占合同類糾紛案件總數的比重為7.6%;2016年新收案件1299件,案件數量同比增長29%,占合同類糾紛案件總數比重為9.9%;2017年上半年新收案件965件,較2016年同期增長48%,占合同類糾紛案件總數的比重為13%。

                  由上述統計數據可知,昌平法院受理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量多,所占比重不斷增加,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量更是出現大幅度增長。

                  通報會上,昌平法院民一庭副庭長李笑指出,在司法實踐中,法院會通過審理案件打擊違約行為,保障房屋買賣交易市場的穩定。

                  探因

                  房價漲幅超過違約成本

                  在通報會上,昌平法院民一庭副庭長李笑介紹,通過對這類案件情況分析發現,糾紛產生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賣方欲提高房價而拒絕履行合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坐地漲價”,或者賣方故意拖延、不及時配合買方辦理相關手續,導致買方不能按期批貸,進而無法履行合同。

                  賣家為什么敢于堂而皇之地違約?李笑分析稱,按照交易慣例,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違約金為合同價款的20%,而一旦房價上漲幅度過快過高,違約成本便會低于房價上漲帶來的利益,為了獲取利益最大化,賣方會選擇違約或者阻礙合同繼續履行。

                  政策影響買方履約能力

                  李笑表示,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財政、金融等政策性因素會對買方產生一定影響。以今年3月以來,北京市連續出臺多部購房政策為例,新政對購房資格、首付比例、貸款等均作出嚴格的規定,主要目的是打擊炒房。

                  從今年第2季度開始,受新政影響,部分買房人在合同簽訂后履行完畢前,不再具備購房資格,或受貸款數額限制而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從而起訴要求解除合同,返還定金或購房款。

                  房地產中介經營不規范

                  李笑說,房屋買賣交易手續大多由房產中介公司啟動安排,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也多為中介機構印刷好的格式合同。而中介機構的居間水平和經紀人的素質良莠不齊,一部分中介機構提供的合同文本中的主要條款約定不明確,忽視甚至是刻意回避本應當明確約定的期限,導致房屋買賣合同不能順利履行,引發買賣雙方爭議。

                  還有少數中介人員因急于獲得中介費,不嚴格審查房屋情況,造成合同無法履行。

                  案例

                  賣家毀約違約 多被法院判敗訴

                  記者通過昌平法院、海淀法院和朝陽法院近期的案件梳理發現,賣家“坐地漲價”或者毀約違約,阻撓合同履行,通常情況下都不會獲得法院的支持。

                  房主愿雙倍返定金 法院判繼續履約

                  2016年7月27日,王先生與史女士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王先生向史女士購買位于昌平區回龍觀某小區的房屋,成交價格為333.5萬元。

                  此后,王先生起訴稱,合同簽訂后,他依約向史女士支付了購房定金10萬元、首付款40萬元。但因之后房屋價格大幅上漲,史女士明確告知自己房子不賣了,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繼續履行合同。王先生遂起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史女士繼續履行合同,交付房屋、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并支付違約金。

                  史女士辯稱不同意繼續履行合同,表示可以雙倍返還王先生購房定金20萬元。

                  昌平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案雙方當事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合同簽訂后,王先生依約履行了支付購房定金及首付款的義務,史女士拒絕履行合同構成違約,應依法承擔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等違約責任。

                  最終法院判決王先生向史女士支付剩余購房款,史女士協助王先生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并交付房屋,并判決史女士給付王先生遲延履行違約金。

                  賣家反悔輸了官司 過戶并付違約金

                  金先生為方便孩子入托及上學,經中介公司居間介紹,與張先生簽約買房,合同約定房屋成交價226萬元整,合同簽訂后,金先生即按照約定向對方支付了定金10萬元和首付款30萬元整。但2016年4月25日,賣家卻短信告知其“房子不賣了”,要求單方解除合同。金先生于是起訴請求法院判令張先生、劉某繼續履行合同并支付違約金。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金先生與張先生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未違反國家法律強制規定,故法院確認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嚴格遵守履行。

                  張先生于2016年4月25日單方通知金先生解除合同,導致金先生無法完成后續的繳稅、付款、過戶及抵押貸款手續,其行為構成根本違約。

                  法院判決金先生一次性給付張先生剩余購房款186萬元;張先生、劉某協助金先生辦理涉案房屋的過戶手續;張先生、劉某向金先生賠償違約金20萬元。

                文章關鍵詞:房價漲幅;北京二手房;糾紛案件;二手房交易;房價上漲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學者:未來房租漲幅或將大于房價漲幅

                  在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才走過半程之當下,我們無論是討論房價、還是房租,都不宜動不動用道德綁架現實的市場演變。易居研究院發布的《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其“收入”參數選用的人均個人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個人收入。

                • 德媒稱中國炒房團抬高德房價 中國人:不背黑鍋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22日報道,德國債券銀行協會最新推出的VDP(房屋價格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德國私人住房房價平均同比增長7%。王魯彥介紹:“以柏林為例,給人房價漲幅大的印象是因為,之前的房價跟歐洲大城市和首都城市相比,房價非常低,因為基價低,所以漲起來,給人感覺浮動很大。

                • 德媒稱中國炒房團抬高德房價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22日報道,德國債券銀行協會最新推出的VDP(房屋價格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德國私人住房房價平均同比增長7%。

                • 房價下跌才剛開始 二季度將成為全年拐點

                  從房價預期看,業內普遍認為,下跌才剛剛開始,二季度成為全年的拐點。從整體數據表現看,一二線城市已經出現環比下行,雖然三四線城市繼續高位運行,但整體漲幅被拉動下行。胡景暉表示,隨著交易量持續回落,2014年曾經歷過北京二手房價下跌10%的情況,或將在2017年再現。

                • 樓市調整期仍將持續 房價漲幅進一步放緩

                  另一方面,此輪調控不僅打擊投資性需求,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降低了改善性需求的購房動力,投資性和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將有所放慢。報告認為,在強調控、嚴監管、融資趨緊下,房地產投資也將有所放緩,但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 樓市調整期下半年仍將持續 房價漲幅進一步放緩

                  另一方面,此輪調控不僅打擊投資性需求,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降低了改善性需求的購房動力,投資性和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將有所放慢。報告認為,在強調控、嚴監管、融資趨緊下,房地產投資也將有所放緩,但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 全國熱點城市 鄭州等9個城市房價紛紛“降溫”

                  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5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全部回落,其中9個城市環比下降或持平。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分別連續6個月和4個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別回落0.8和0.5個百分點。

                • 中國一線城市房價連續8個月降溫

                  (記者 龐無忌)中國一二線城市房價的降溫態勢仍在持續。中國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包括北京、天津、杭州等在內的中國15個一二線熱點城市5月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全線回落。

                • 調控政策繼續發力 4月房價漲幅回落城市增加

                  房價漲幅回落的城市在增加。從同比看,4月份70個城市中有3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比上月回落,比3月份增加6個,回落城市中23個為一二線城市。

                • 70城1月房價變動出爐:鄭州等20個城市環比下跌

                  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市場變化明顯,房價持續趨穩回落。

                • 房地產調控后房價拐點出現 超十城首現環比下降

                  (原標題:調控后房價拐點出現,超十城2016年房價首現環比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經過3個月的政策消化周期,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水平已趨于穩定。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統計局數據上看,本輪樓市調控導致的房價上漲拐點已經出現。

                • 10月份鄭州房價環比漲幅大幅下降

                  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初步測算,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1.3%,分別比9月份回落2.8和1.0個百分點。

                • 鄭州房價漲幅有所收斂?親們想多了,來看咱的排名…

                  報告顯示,監控的288個主要城市中,共有175個城市一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出現上漲,上漲城市數量較上月上升15個。其中安徽省蕪湖環比上漲4.97%,據全國漲幅首位,無錫、佛山、常州、鄭州分別以4.93%、4.27%、4.12%、4.11%的漲幅分列全國漲幅二至五位。

                • 當用盡“洪荒之力”也買不起房子 高房價偷走青年飯碗?

                  強臺風“莫蘭蒂”登陸沿海后所向披靡,但在浙江杭州市中心的各個角落,房產商絲毫無懼,使房產業幾乎成了唯一拒絕在臺風天放工的普通行業。記者查詢上市公司半年報發現,由于整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內質量高的住房貸款成為“香餑餑”,而小微企業開始被冷落。

                • 意在遏制房價?鄭州深夜宣布土地放水,在主城區集中供應六千畝

                  8月份的鄭州,新房、二手房雙雙領漲全國,讓購房者擔憂,也讓政府坐不住了。消息傳出,不少人為之歡呼,說鄭州終于放量供應土地了,土地多了,房價就會下降,起碼,不會再瘋漲。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