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南科大校:高校去行政化 單靠一所學校很難成功

                2013-12-04 09:16 來源:南方都市報

                  觀念要破 法規要立

                  “去行政化需要很長時間,而且要有整體布局,單靠一所學校的努力,很難成功。”這是包括朱清時在內的眾多大學校長的共識。根據《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學校成立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但理事會2011年一成立,就被批為“官員俱樂部”———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理事為深圳市官員,理事長由市長擔任。

                  “南科大的理事會,確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朱清時坦言,最重要的一點是人的觀念的轉變。因為社會很長一段時間來都是高度行政化的,誰的官大誰說了算。“現在改成理事會集體決策的形式,每個人的觀念都要變化。如果把在政府的做法帶到理事會的話,就無法達到原來的目標。”

                  高校的理事會治理結構,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政府官員進入公辦高校理事會也并非沒有先例。“但如果大家都是行政化的觀念,都看著最高領導的態度來表態,做著做著就走樣了。所以說,國內大學理事會在運轉上還沒有完全到位。”朱清時說。

                  行政觀念要破,規章制度要立。南科大籌辦之初,就有專家呼吁深圳市人大出臺南科大章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學校辦學自主,但這一“基本法”至今遲遲未出臺。反倒是中國人大、東南大學等6所高校的章程,日前得到教育部的核準。

                  應明確改革時間節點和路線圖

                  “其實南科大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走的去行政化之路,是要到一個沒有開墾過的土地,面前都是荊棘、障礙。我們每走一步都會很困難。但只要我們把路走出來,就成功了。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以后的學校就沒有問題了。這就是南科大的使命。”朱清時說,當年南科大提出去行政化口號的時候,遭受的非議比支持多,還有人說這是一個偽命題。“現在中央文件明明白白寫在上面了,后來的學校遇到的阻力就小很多。”

                  朱清時認為,高校去行政化還得從高處來做,而且是通盤考慮,而不是僅僅靠一個小區域的試點。“如果周圍都是行政化的環境,你怎么去銜接?”他建議采取“老校老辦法,新校新辦法”的策略,所有新建高校一律取消行政級別,采用法人治理結構和全員聘任制。

                  “現在說學校干部去行政級別,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聘任制可以做到,但組織部門還是把你當干部管理,還是備著案的。所以說,僅僅學校改革是不行的。”深圳大學原校長章必功認為,之所以高校去行政化空喊了這么久,就是大家都在觀望。要打破這種局面,必須從上面改下來,統一來推,“現在本科大學的校長是正廳級或者副部級,院長是正處級。政府既然要改革,直接取消不就完了嗎?”

                  章必功也提及改革配套的問題。比如要取消校長的行政級別,必須建立起現代大學制度,校長實行職級制,就像企業的經理人一樣,由校董會聘請,在薪酬待遇和離退休制度上,要有突破。如果沿用舊的薪酬管理模式,校長拿的工資和教授一樣,自然無法推動。

                  “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讓輿論再次關注大學的去行政化問題。其實,這一改革提法,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 早 已 明 確 提出。”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對于“ 逐 步 取 消 學校、科研院所、醫 院 等 單 位的行政級別 ”,應 該明 確 時 間節點和路線圖。

                  南科大去行政化要點

                  深圳市出臺《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保障學校辦學自主;

                  學校設立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校長對理事會負責,全面執行理事會決議;

                  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實行全員聘任制,除了一名正局級副校長,其他管理人員不設行政級別;

                  校內成立教授會、學術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學校引進教授,由學術委員會投票、把關;

                  學校遴選系主任,由教授說了算,而不是行政、黨委決定。

                   (南都記者 莊樹雄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