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債迎來兌付高峰
近期,城投債市場行情火爆,無論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備受青睞。與此同時,城投債兌付高峰越來越近。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由于2012年、2013年城投債規模迅速擴張,2014年將迎來接近3500億元的兌付高峰,其中3月、4月兌付壓力較大。城投債集中到期考驗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同時或將加大一級市場供給,對二級市場造成沖擊。
市場由冷轉熱
與去年備受冷落、發行利率飆升的市場相反,今年城投債市場迅速“反轉”。2月份,二級市場近千只城投債收益率回落,價格走高,一級市場上,城投債發行明顯升溫。
2月26日發布簿記建檔結果的23億元“14莆田城投債”票面年利率最終確定為7.59%,遠低于簿記建檔利率8.50%的上限。而此前發行的“14泉州高新債”、“14贛開債”和“13贛開債02”票面利率分別為7.40%、7.43%和7.40%。
這與1月份幾乎破“9”的票面利率相比,已經出現了明顯下行。中誠信國際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城投債發行成本飆升,2013年12月,超過一半的城投債票面利率在8.2%以上,今年1月初發行的“14懷化債01”票面利率高達8.99%,創下了近年來新高。
機構較高的配置熱情助推了城投債市場升溫。“近期機構對城投債的資產配置需求較強。”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表示,春節后資金面相對寬松,一些機構愿意持有收益率較高的品種,也認為目前城投債的風險相對可控。
在業內分析師看來,城投債市場的熱度并不可持續。“目前的城投債市場的瘋狂類似于去年1季度的狀況,投資者不可掉以輕心。”申銀萬國債券首席分析師屈慶認為,伴隨著當前城投債發行利率的大幅下行,去年4季度以來幾乎停滯的一級市場供給將加快釋放。隨著后續資金利率上行、潛在信用風險導致的估值壓力、未來一級市場供給或加大等因素,中期來看,一旦一級市場利率過低,后期一定會面臨調整壓力。
違約風險隱現
更被廣泛關注的是,城投債市場由于有地方政府背景而形成的“剛性兌付”會否在今年打破成為市場的最關鍵的變數。對于當前城投債市場的違約風險,有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樂觀,這與監管層近期的相關政策密切相關。
發改委此前表示,將允許平臺公司發行部分債券對“高利短期債務”進行置換,或者通過發行新債券募資用于“借新還舊”和未完工的項目建設。民族證券高級宏觀策略分析師陳偉認為,此次發改委推出的加大債務重組力度、允許“借新還舊”等舉措,有利于短期保障城投公司的償付能力,避免城投公司債務危機的爆發。
城投債今年并不會爆發系統性風險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雖然11超日債的違約打破了債券市場的“剛性兌付”,但類似的信用風險事件會否在城投債身上發生?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到期的城投債中接近90%為省及省會級城投債,整體信用資質較好,無須過度擔憂城投債市場爆發系統性風險。
不僅如此,從其資金投向看,城投債的風險也并不會“失控”。陳偉分析,從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投向看,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項目,不僅較好地保障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需要,而且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產,大多有經營收入作為償債來源,因此地方債務的總體風險可控。
但也有業內人士對城投債態度謹慎。“城投債的信用風險并不能完全被排除。”屈慶表示。
去年12月16日,中債資信將武漢城投主體評級由AA降至AA-,顯示城投償債能力堪憂。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系統性風險無虞并不意味著所有城投債都沒有風險,除了財政收入超過債券余額1000億元以上的省市,其余省市發行的城投債也有違約可能。(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周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