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混改提速的重要一年。鐵總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于5月份和7月份先后會見馬云和馬化騰,明確表示歡迎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參與鐵路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和鐵路企業混改。
此外,陸東福還在近期表示,歡迎一汽集團參與鐵路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和鐵路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共享國企改革紅利。
目前,鐵總已分別向阿里、騰訊和一汽集團發出邀請,希望能參與鐵總的混改,并共享國企改革紅利。對于鐵總的種種運作,有專家猜測“鐵總混改會在2017年下半年有實質性進展”。
鐵總混改預期升溫
今年以來,鐵總混改預期不斷升溫。2017年1月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上首次喊出混改的口號稱,“2017年將探索股權投資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模式,對具有規模效應、鐵路網絡優勢的資產資源進行重組整合,吸收社會資本入股,建立市場化運營企業”。
彼時,鐵路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媒體分析稱,鐵路混改將以試點的方式推進,試點已經在醞釀之中,包括鐵路設計領域、省級及以下支線鐵路和專項鐵路項目或將成為首批“吃螃蟹”者。同時,考慮到鐵路干線的特殊性,鐵路混改試點不會將其納入其中。整個鐵路領域的混改,將保持穩中求進的思路。
據報道,今年5月份,陸東福在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一行會談時,陸東福曾表示,“希望與阿里在鞏固支付寶應用、實名信息核驗服務以及車站導航等方面合作的基礎上,以戰略眼光拓展更為廣闊的合作平臺,在高鐵快運、國際物流、電子支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領域深化合作,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同時,馬云表示,阿里巴巴集團非常愿意在既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鐵路部門的合作,把阿里巴巴集團在大數據、云計算、電商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鐵路的資產、資金、市場資源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打造新的業態和經營模式。
繼阿里的會談后,7月14日,陸東福在會見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一行時,陸東福直接提出雙方要在智慧鐵路、無現金出行、“刷臉”進站等方面積極探索。同時,陸東福還提出,鐵總正在探索推進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歡迎騰訊參與鐵路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放大高鐵溢出效應。
對此,馬化騰表示,騰訊將以開放的心態,積極主動適應鐵路需求,調集優秀團隊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研發,支持鐵路服務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推動高鐵網和互聯網“雙網融合”,助力打造智慧鐵路。
對于鐵總和兩位互聯網巨頭的合作,有專家分析,目前鐵總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比較具體,各有側重。其中,與騰訊的合作主要是智慧鐵路、無現金出行以及“刷臉進站”等方面,側重的是用戶體驗和服務;而鐵總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則更偏向物流方面。
事實上,在鐵總的混改名單中,除了騰訊和阿里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外,還包括一汽集團。
據報道,7月20日,鐵總與一汽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鐵總總經理陸東福表示,歡迎一汽集團參與鐵路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和鐵路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共享國企改革紅利。
一汽集團為國資委下屬中央企業,一汽集團前董事長徐平曾表示,一汽將以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新的起點,整合資源,與鐵路密切配合,積極推進汽車生產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深化在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物流、資本經營等領域的合作,推動雙方合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政企分開步伐慢致混改“難產”
對于2017年以來鐵總混改的提速,有市場人士分析是因為鐵總新任總經理上任的關系,也有人指出是因為鐵總混改過慢被點名批評的關系。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十九大臨近,鐵路部門對改革“要有個實實在在的交代”,這也意味著,下半年的鐵路改革將加快,邁出實質性步伐。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鐵路、軍工等七大領域被列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領域,但鐵路行業的混改仍然是個難題,推進步伐明顯緩慢。
2017年6月10日,鐵總因改革不力受中央巡視組批評。中紀委網站顯示,中央第六巡視組向鐵總黨組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鐵總推進中央深化鐵路改革等決策部署不夠有力,要求鐵總加快政企分開步伐,完善企業化、市場化運行機制。
對此,陸東福回應稱,鐵總將采取有力措施,奮力推進市場化經營改革,完善以效益效率為導向的改革創新與加強監督防范廉政風險相結合的運行機制,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有專家指出,鐵總目前的資產體量達7萬多億元,相比之下,社會資本的體量實在太小了,缺少話語權,實行混改后,進入的社會資本將缺乏自主經營權,很難直接從市場獲得收入,獲利要靠中鐵總實行統一調度和統一清算。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鐵總的公益性和商業性不分開,導致虧損嚴重,而社會資本天然具有盈利的需求,所以很難有意愿進入。
從鐵總業績來看,鐵總部分季度性虧損和高達4萬億元的負債一直遭到市場的質疑。以2016年為例,鐵總凈利潤為10.76億元,同比增長58%。但是,在2016年前三季度,鐵總虧損額高達55.77億元。而鐵總2016年的盈利則得益于年底中鐵總獲得的國家財政補貼。
此外,鐵總高負債也是讓民企望而卻步的一個因素。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6年,“鐵總”資產總額為7.2512萬億元,負債總額為4.715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5.03%。
除了業績的因素外,有分析人士認為,鐵總混改主要慢在政企分開的速度太慢。“目前,鐵總還帶有行政管理色彩,地方鐵路局沒有太多自主權。”
據《證券日報》記者采訪鐵路行業上市公司得知,與航空公司不同的是,鐵路公司的定價權都在鐵總,因此,鐵路各方面的運作都要等鐵總的指示。
對于鐵總的混改,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鐵總只有先實現真正的公司制,完成市場化改革,在保證同股同權、有現代的公司治理以及嚴格的內外監督等條件下,才能有效推進混改。”
這一輪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8月16日,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我省確定8家省屬國有工業企業作為“混改”試點單位,力求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讓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交叉持股,目的是繼續釋放制度優勢。
為有效整合市場資源刺激增長,酒業寒冬之下,酒企混改深度捆綁經銷商、戰略投資者、公司員工等三方利益,能否得市場認可也仍需時間考驗。
上海似乎有意重點扶持中國太保成為本土重要的一個金融平臺,這點在中國太保過往的收購案例中已有跡可循。而一旦收購基金公司成行,中國太保也有望從一家保險集團升級為金融集團。
今年兩會后,央企重組步伐加速。5月9日,中國聯通(7.470, 0.00, 0.00%)董事長王曉初在聯通股東大會上稱,自己正在與多個部委溝通混改問題。
4月18日晚間,中國聯通(7.470, 0.00, 0.00%)(600050)發布了繼續停牌公告,也透露了混改進展,這個引人矚目的混改概念股計劃以中國聯通為平臺,通過定增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不過,戰投名單沒有公布。
雖然聯通還未公布進展,但最近媒體曝光已經可以窺見聯通混改的輪廓:新股占比20%,至少融資300億元,中國電信可能入股,聯通核心員工可持股,BAT三家之中阿里巴巴最為積極。
央企混改拉開大幕。有報道稱,中國聯通(600050,股吧)計劃通過增發A股融資,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其他國企有望成為聯通股東。中國聯通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近期將正式對外公布。酒水類上市公司多數具有國資背景,其身處競爭性領域,且多數企業國有股一股獨大,酒業“混改”有望加速推進。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酒業寒冬還沒全結束,但不會再有比2014年更糟糕的了,2015年國內酒市將迎來觸底反彈,小幅上漲。財報數據顯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貴州茅臺等知名白酒業今年一季度延續去年四季度走高趨勢,葡萄酒龍頭企業亦延續去年四季度走升趨勢,這表明國內酒業已逐漸復蘇。
8日,重慶市集中簽約28個國企“混改”項目,總金額835億元,涉及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合資合作、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目前,重慶國資已經啟動實施的“混改”項目包括13個PPP項目,上百億元的股權投資基金以及50多個增資擴股、股權轉讓、合資合作項目等,總金額超過2000億元。
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動了“混改”。沙城老窖是張家口長城釀造(集團)生產的優質白酒,在秉承沙城酒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在濃香型白酒工藝的基礎上,融合現代生物技釀造而成。
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業日前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均將推進混改作為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國海油、國家電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正在積極研究制定,有望年內出臺。
在7月初市場最恐慌的時候都不停牌的五糧液,昨日卻突然停牌籌劃重大事項。在它之前,ST酒鬼和沱牌舍得已經“搶跑”在先,于是,五糧液的這個“急停”,很自然被認為是同一個路徑:混改。若此,將意味著中國酒業最大國企的混改取得實質性突破。
“白酒行業并購的好時機已經到來。”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3月11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經過幾年的調整,白酒行業已經處于底部區域,迎來了并購的合適時機。
近日,央企混改“6+1”試點浮出水面,國企改革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