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關注具備創新業務的大券商
證券行業的轉型動力源于政策支持,經濟轉型,也源于行業本身:(1)國家戰略要求提高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比重,鼓勵證券行業創新;(2)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融資結構亟待調整,要求將部分融資功能從銀行轉移至資本市場,并依靠資本市場盤活存量資金;(3)證券行業應減少對通道類業務的依賴,回歸金融中介的本源,優化投融資服務。
傳統業務作為客戶資源的源泉,其轉型的重要性并不亞于開展創新業務。短期內零售經紀業務以投資顧問為核心的業務模式仍會持續,未來將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構建以客戶為核心的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服務模式;機構經紀業務與美國證券業典型的機構銷售交易業務存在本質區別,未來將成為經紀業務的主體,具有廣大發展空間。
在我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并購財務顧問業務將成為投資銀行業務的藍海,為后續的并購基金,夾層貸款等業務鋪就道路;資產證券化業務有利于盤活存量資金,改善融資結構,符合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券商不僅可以開展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也可以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資產支持票據的承銷。
融資融券業務對券商業績的貢獻明顯,年初至今融資融券余額已經增長了76%,預計年內將翻倍;而直投業務的先行者無論從項目儲備還是投資回報上都已經與后來者拉開差距,未來將轉型為專業的PE基金。
現金管理業務對業績的直觀貢獻不明顯,但是能給客戶帶來額外投資收益,增加客戶黏性;約定購回業務受制于法律法規限制,集中放量需要等待監管機構對細則方案進行修改;新三板擴容本身對券商收入增量并不明顯,短期寄希望于監管層推出做市商交易制度,從而增加券商資本中介收入來源,長期內期待創業板轉板制度。
投資建議:目前行業解禁潮已過,繼續看好證券行業的成功轉型,維持行業看好評級,推薦傳統業務轉型思路明晰,創新業務具有確定性的大券商,中信證券(買入)與海通證券(買入)。(太平洋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