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板塊政策撐腰逆勢上漲
醫藥板塊經過今年5月至7月的大幅普漲之后,7月底板塊受降價傳聞及市場資金配置等方面影響出現較大幅度回調。據《證券日報》研究中心和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昨日醫藥生物板塊領漲大盤,上漲1.36%。其中幾只個股表示強勁,紅日藥業上漲9.99%,幾乎接近漲停,資金凈流入1399.47萬元。北陸藥業上漲8.64%,資金凈流出58.64萬元。康緣藥業上漲7.97%,資金凈流入2822.50萬元。舒泰神上漲7.87%,資金凈流入711.09萬元。第一醫藥上漲6.44%,資金凈流入297.87萬元。
“藥改”變“醫改”行業受益
由于醫改今年開始從“藥改”轉向“醫改”,北京、深圳公立醫院開始試點取消藥品加成。提高服務收入、降低藥品收入,中間的差額需要有財政支出來補償。這意味著公立醫院改革的加速,也意味著行業未來將經歷體制性的變革,其中的影響會很深遠。預計多數重點醫藥上市公司符合預期。行業整體已在12Q1走過全年相對增速低點,但預計上市公司業績將呈現分化加劇趨勢,需自下而上考察各自所處發展階段,追尋真正的“陽光型”企業。2季度機構加倉明顯,醫藥板塊估值水平持續攀升。發改委醞釀新一輪藥品降價。此輪降價涉及品種將包括抗腫瘤藥、血液制品藥物等,降價幅度最大或超過20%。此外,衛生部人士透露,國家基本藥品目錄正在調整,主要針對二、三級醫院,入選品種最多可能達到700種。受益醫改,上半年健康險保費增近百億。今年7月以來,北京、深圳兩地公立醫院陸續實施取消藥品加成收費,設立階梯定價的醫事服務費等醫改舉措,取得初步成效。半個多月來,北京友誼醫院的醫保患者次均藥費比照上半年次均藥費下降了100.44元,降幅接近三成。與此同時,深圳也在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涉及2962種醫保目錄藥品,藥價降低15%-25%。
個股機會仍將持續
中投證券認為,降價超過市場預期的概率不大,打擊醫藥商業賄賂等因素對行業影響有限,醫藥制造業利潤回升趨勢仍然明確。Q2末醫藥股占公募基金凈值比重由Q1的6.02%回升至7.32%,處于明顯超配水平。估值水平持續攀升,當前醫藥板塊絕對估值,相對全部A股市盈率、溢價率138%,絕對估值合理、相對估值水平處于偏高水平整體無明顯泡沫。醫藥板塊整體良好業績相對其他周期性行業的“比較優勢”仍有望支撐其相對估值溢價水平處于較高區間。目前醫藥板塊動態市盈率已經回落到22.77倍,預計未來醫藥板塊下跌空間有限,個股機會仍將持續。建議重點關注以下三類個股:1、業績確定增長,且下半年能完成估值切換的個股。2、基本面在底部,后續逐步改善的個股。3、短期超跌但基本面向好個股。中投醫藥8月組合中投醫藥8月組合:恩華藥業、國藥一致、昆明制藥、魚躍醫療、復星醫藥。
招商證券認為,龍頭股及業績預期向上個股:在整體宏觀經濟處于尋底過程、醫藥板塊利空政策基本已有預期且估值整體有支撐的背景下,醫藥板塊具有策略性配置價值。短期市場通過“價格調整”這個預期內的政策來消化板塊前期較高的相對漲幅。看好板塊后期表現,建議繼續持有龍頭股;同時。8月份,業績增速較快及環比改善的個股值得關注。推薦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天士力、康美藥業、瑞康醫藥、東富龍、科華生物、中新藥業、智飛生物及凍干血塞通生產企業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