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估值水平基本合理

                2012-06-04 10: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醫藥行業趨勢向好,長期看成長性。5月30日醫藥生物板塊動態PE為23倍,處于2009年以來新低。由于醫藥生物長期發展的基本動力未變,即老年化、城鎮化、全民醫保及經濟結構發展方式改變將促進醫藥生物長期發展。因此,中長期看,醫藥生物增速將維持在20%左右,目前估值水平基本合理,但成長性良好個股依然有上升空間。

                  政策擾動將減弱未來醫藥生物穩定增長可期。2011年基本藥物招標新政致非獨家品種價格嚴重下跌,企業盈利下降。2011年5月開始的抗生素管理新政也將抗生素行業推向寒冬。2012年則面臨仿制藥降價和醫保藥品招標導致的藥品價格下降從而影響企業盈利增長預期。同時,醫藥支付制度改革和DRGS推進也影響醫藥板塊長期增長預期。醫藥生物指數自2010年11月24日至今下跌35.6%,TTM估值也從54倍下降至目前32倍,動態PE則打了對折。但由于2013年基藥招標和非基本藥物招標完成,政策相對平靜,企業經營環境將趨于穩定,醫藥生物板塊有可能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成本變化趨于穩定有利于增強醫藥行業盈利能力。中藥材價格趨于平穩和CPI下降將是醫藥行業盈利能力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藥材價格指數相比2011年6月下降9.9%,預計未來中藥材價格將趨于穩定上漲,但幅度不會高于2009年至2011年期間的大幅上漲。CPI也從2011年7.1%的高點下降至4月的3.4%。因此,我們認為醫藥行業整體成本將處于趨穩或下降,有利于行業盈利能力的改善。

                  行業集中度提高有利于醫藥行業長期發展。藥品價格下降、環保成本上升、新GMP改造和對仿制藥審批趨于嚴格均不利于普藥和仿制藥中下企業發展。藥品流通價格管理辦法及兩票制逐步實施也不利于以底價代理經銷模式的企業發展。央企、大型地方企業和具有管理及創新優勢的民營企業將逐步壟斷我國的仿制藥和普藥市場,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長期看好消費、服務類上市公司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人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我國保健產業面臨加速增長局面。我國中藥日化、中藥飲料及中藥保健品自2009年來增速保持在20%以上增長,我們認為這種增速將持續3-5年時間。我國加快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將是醫療服務類上市公司迎來發展的春天,民營醫院及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長期發展值得期待。

                  成本壓力緩解、政策擾動減輕及醫療市場擴容趨勢不改將促進醫藥行業長期發展趨勢。醫藥生物板塊經過1年半的深度調整,目前估值水平已經處于2009年以來的底部,醫藥板塊投資價值顯現。但行業調整依然持續,醫藥分家、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和按病種付費制度推進都將改變醫生處方習慣。招標制度、新藥審批制度改革、藥品流通制度改革及生產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小仿制藥及普藥企業發展,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預計7-8月各省非基本藥物招標政策將密集出臺,短期政策擾動因素消除,三季度下旬有可能是介入醫藥股的良好時機。我們長期看好消費類和醫療服務類企業的投資價值,同時建議現階段逐步介入估值低于成長性的個股。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