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主席尚福林:銀行業改革開放穩健發展

                2012-09-24 09:14    來源:金融時報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果斷決策和正確領導下,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改革謀發展,理順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改善金融服務,有效化解風險,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有力支持了國民經濟發展。

                  第一,建立健全現代公司治理,有序推進銀行業體制改革。2003年啟動的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已全部完成,為銀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歷史風險有效化解。中小銀行全部完成高風險機構處置工作,進入發展新階段。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體制改革正在持續推進。通過體制改革,符合現代銀行業特點的公司治理組織架構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決策、執行、監督和制衡機制逐步完善。

                  第二,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完善銀行體系布局和服務功能。銀行業與實體經濟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證明,銀行業的穩健運行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我國銀行業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本質要求。在機構布局上,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多層次金融機構體系,現有銀行業法人機構3800多家,其中農村中小金融機構3400多家,經營網點不斷向縣域、基層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延伸,全國已實現基礎金融服務鄉鎮全覆蓋。在金融資產配置上,堅持“有扶有控”,加強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金融服務。截至2011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15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14.6萬億元,均連續3年實現“兩個不低于”目標(貸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2011年末,西部地區貸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國水平3.1個百分點。

                  第三,提升市場化經營管理水平,有力推動運行機制改革。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步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合理確定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積極穩妥開展金融創新,著力提高產品定價能力,培育差異化、特色化競爭優勢。資本回報率(ROE)、資產回報率(ROA)、風險抵扣后的資本回報率(RAROC)和經濟增加值(EVA)等國際先進管理工具,已廣泛應用于經營管理之中。銀行業整體經營效益逐步提高,資產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從2003年的0.1%和3%,分別上升至2011年的1.2%和19.2%。

                  第四,有效風險防范,不斷完善銀行業風險管理體系。風險防范是銀行業的生命線。十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度、金融業務的復雜性不斷提高,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形態不斷變化,風險識別和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銀監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構建穩健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流程和技術,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質量管理,前瞻性開展各類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不斷提高風險管理的有效性。目前銀行業持續穩健運行已具備較好基礎。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從2002年末的2.2萬億元和23.6%,持續下降到2011年末的4000億元和1%。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從2002年末的6%提高到2011年末的278%。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從2003年末的-2.98%上升到2011年末的12.7%。

                  第五,堅持以我為主、循序漸進、安全可控、競爭合作、互利共贏的方針,不斷深化銀行業對外開放。一方面,鼓勵中資銀行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走出去”,科學開展海外布局,構建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相匹配的服務網絡;通過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海外公開上市等方式,拓展資本補充渠道,增強發展實力。另一方面,合理引導外資銀行本土化發展。截至2011年底,在華外資法人機構總行、分行和附屬機構,以及外國銀行分行的總數達到387家;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較2003年初增加30個城市,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設立125個營業網點。在參與本土競爭的同時,外資銀行也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國內銀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第六,提高監管有效性,不斷完善監管理念和工具,持續強化外部市場監督。銀監會針對主要的銀行業風險類別,均建立和實施了相應的風險監管制度及工具、技術,并持續監測銀行業系統性風險。本次金融危機以來,銀監會積極參與國際監管新標準的制定,同時在全面總結我國銀行業十年來監管理念和實踐、并充分借鑒國際最新成果的基礎上,穩步實施包含資本、杠桿率、流動性、撥備等豐富內涵的新監管標準,推動銀行業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內生機制。此外,銀監會高度注重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信息披露方式,推動新會計準則全面實施,增強信息透明度,充分發揮市場對銀行業經營行為的監督約束作用。

                  十年的耕耘磨礪,我國銀行業積累了寶貴的發展經驗,開創了全新的發展局面。放眼未來,銀行業將繼續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堅守風險底線,深化改革開放,為維護銀行業穩健運行和支持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