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續費下調期貨公司喜憂參半

                2012-08-03 09:45    來源:期貨日報

                  聚焦期貨交易手續費再度大幅下調

                  昨日四大交易所齊降手續費,這是年內期貨市場二度下調手續費,其中黃金、鋅和鉛兩次手續費的累計降幅超過60%。短短三個多月,交易所連續兩次下調手續費,對期貨公司經營有著極大影響,期貨公司對此可謂是喜憂參半。

                  “四大交易所齊降手續費對期貨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對于期貨公司來說是有利有弊。”江蘇錦泰期貨董秘黃劍向記者表示,交易所下調手續費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交易活躍度,提高交易量。市場交易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期貨公司的手續費收入。

                  但由于目前期貨市場競爭激烈,客戶議價能力高于期貨公司,黃劍也表示出了對下調手續費的擔憂。“上次交易所下調手續費后,已經有大量客戶要求期貨公司同比例下調手續費,為了防止一些大客戶流失,公司只能做出同比例的讓步。”黃劍稱,那些交易頻率較低、對手續費不敏感的客戶,也會隨之要求下調手續費。這樣一來,期貨公司在手續費下調以后并未落到好處。

                  “此前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偏高,下調手續費也是順應了市場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期貨市場的發展,但短期內卻給期貨公司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中航期貨總經理王建斌表示,從長遠來看,手續費的下調有利于增加市場的交易量,提高客戶的盈利能力,減少期貨市場的客戶流失,對期貨公司而言也是利好。但由于目前客戶已經習慣于期貨公司收取的手續費低于交易所收取部分,因此大量客戶要求調降手續費。這使得期貨公司經營在短期內承壓。

                  上海某期貨公司的負責人也表示,上次下調手續費已經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負面影響,公司整體收入下降了20%。

                  手續費下調后的市場反應,暴露了大部分期貨公司在議價能力上的薄弱。對此,王建斌表示,CTA等創新業務的推出將有利于提高期貨公司議價能力。“目前期貨公司的業務類型非常單一,主要還是依靠經紀業務,這直接影響了期貨公司的議價能力。”他認為,期貨公司未來獲得自營和發行產品的資格將是其擺脫手續費之爭的關鍵所在。只有客戶對期貨公司的依附度高了,期貨公司才真正能具備議價的能力。

                  同濟大學上海期貨研究院院長助理劉春彥表示,交易所下調手續費壓縮期貨公司利潤空間,是由整個期貨行業的生態環境所決定的。他解釋說,目前期貨市場機構客戶和產業客戶的占比較小,中小投機客戶對手續費調降又非常敏感,這使得下調手續費對期貨公司很不利。

                  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期貨公司短期內提升議價能力是不太現實的。期貨市場畢竟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對市場進行反哺。他建議,讓利市場的做法可以有一定的變通,可以讓期貨公司根據不同的客戶類型調降手續費,或者在下調手續費的同時給予期貨公司一定的返還,以減小下調手續費對期貨公司利潤的沖擊。(吳遐)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