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十載: 成“儲蓄未來”良好工具
6月1日《新基金法》正式啟程,公募在群雄逐鹿中諜戰,遭遇窘境的理財產品攪亂投資者的步伐。伴隨著新法的誕生,我國保本基金自2003年面世以來歷經十載磨礪,發展成為成熟、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為百姓保住投資本金構筑良好的防御盾牌。投資大師沃爾特·施洛斯認為,保本比收益更重要。他的16條投資經驗中,有一條很好的詮釋了保本的內涵——“記住錢是你自己的,一般來說保存財富比掙錢更難。一旦你失去了很多錢,這將很難掙回來?!?/font>
從保本基金的過往業績看,該類基金不僅實現了資金“安全墊”的功能,回報率相對其它理財產品亦擁有類比優勢。據Wind資訊,在股市大跌的2008、2011年,保本基金收益率分別超越股票型基金40、20個百分點;2007、2009年的牛市中,保本基金整體收益分別達64.53%、10.12%,超越同期偏債基金回報水平;市場環境較為動蕩的2010、2012年,保本基金平均收益也戰勝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穩健的回報表現加速了近兩年保本基金的擴容,相對2008、2009、2010年發行的3只、0只和2只產品而言,2011、2012年市場共發行15、14只保本基金。截止2013年5月27日,今年以來僅半年的時間就有11只保本基金成立。目前,工銀瑞信期下第三只保本基金——工銀保本3號基金正在全面發售,該基金對初次認購并持有到期的投資者提供“全額保本”承諾,包括認購金額、認購手續和募集期利息,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給本金良好的保障;同時,在保本運作周期期間,每6個月設一個受限開放期,投資者可在基金凈值總額特定比例內進行申購、贖回,為看好基金投資機會和有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提供選擇權。 并且,該基金“人民幣稅后三年期銀定期存款利率+0.25%”業績比較基準的規定,高于銀行三年定存收益水平。
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保本基金認購優勢相對申購較為明顯,同時作為一種“股債兼修”的兩棲類產品,或成為投資者未來資金儲備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證券日報 張 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