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新興產業基金爭霸 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或奪魁

                2013-06-17 11: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事實上,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偏愛成長股,這也迎合了今年上半年的市場特征

                  離今年上半年結束還有10個交易日。普通股票型基金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上投摩根新興動力不僅去年表現出眾,今年上半年以2.94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暫時位居第一位。不過前十名基金業績之間相差并不大。

                  上半年的前十名,位次最終如何變化?業內人士表示,以杜猛的選股思路及投資方向而言,如無意外,奪冠的可能性極大。

                  10個交易日

                  3只新興產業基金爭霸

                  截至6月14日,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經理杜猛)仍以45.91%的業績暫時領先33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居首位;其次是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現任基金經理厲建超、任澤松),僅次于上投摩根新興動力2.94個百分點;第三名的華寶興業新興產業(現任基金經理郭鵬飛)落后首位7.27個百分點,位居第三。誰將是“中考”的勝者,還是未知之數。

                  而第4名至第6名之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相差不足1%;第7名至第10名之間,收益率相差也不大。但是,第1名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與第10名農銀匯理消費主題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相差13.32個百分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看來第10名晉級到第1名,在短短的10個交易日中勝算不大。但是前三名位次懸而未決。

                  事實上,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偏愛成長股,這也迎合了今年上半年的市場。2012年年末及2013年一季度末,大華股份、國電南瑞、康美藥業、杰瑞股份、歌爾聲學、安捷科技6只重倉股一直都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而今年除了1月份,其余時間都是成長股唱主角。

                  業績帶動規模,上投摩根新興動力規模也從去年年底時的6億份增長到19億份。

                  對于上投摩根新興動力的出色表現,杜猛表示,我個人認為,自己能獲得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在于深入選股以及公司整體出色的主動投資能力。具體在選股上,能長期增長的股票在市場上是極其稀缺的。要選出這些稀有品種,需要更深入地把握中長期成長因素。上投摩根在成長股投資上已形成了成熟的選股模型,并有眾多的成功先例。具體到智選30的操作思路上,主要為集中持有優質個股并長期持有,智選30重點關注“新興+消費”,組合中大部分會是較穩定的核心配置,較小的比例會適時參與有基本面支撐的行業輪動機會,在明確、可理解的情況下適時參與退出,而非跟風市場。

                  景順長城系3基金

                  躋身前十名

                  如果從基金公司看,截至6月14日,位居普通股票型基金前十名的旗下基金數量最多的是景順長城基金公司,旗下有3只基金列席其中,其次是匯豐晉信基金公司,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劉輝)和匯豐晉信科技先鋒(曹慶、曹晉)分列第4和第8名。值得一提的是,景順長城基金公司旗下的復制基金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分列第5、第6名,今年以來業績相差僅為0.67個百分點,此外,由叢林和陳嘉平共同管理的景順長城優選股票今年以來收益率是34.84%,位列第9名。

                  對于基金關注的下半年股市走向,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公布的PMI數據顯示,宏觀經濟增速仍在進一步放緩,導致上市公司業績還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未來A股大環境依然不樂觀。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分析,之前央行持續收緊流動性,導致入市資金越發匱乏,使得大盤持續調整,下半年市場或依然面臨震蕩。

                  對此,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經理劉輝表示,資產配置要“眼明手快”。目前,中國經濟周期仍處于底部徘徊階段,沒有復蘇跡象。因此,從投資市場的角度來看,債券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優勢相較股票更有吸引力。這點可從上證綜指的下跌和中證全債指數的上漲得到充分驗證。(證券日報 馬薪婷)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