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支行長非法吸存19.4億 辦公室做生意20年未暴露

                2013-01-08 10:15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非法吸存19.4億 支行行長辦公室中的“旁氏游戲”]

                  盡管是農行阜陽分行騰達支行的副行長,但是李群并沒有飛黃騰達。

                  但是,這不能怪罪別人,錯在李群自身編織的一張大網。從1990年開始到2009年案發,李群一直進行著旁氏騙局的游戲。一邊高息吸收存款,一邊高息放貸。不過,隨著金額越來越大,窟窿難以填補。至案發時,李群有9000多萬元的資金無法償還,李群不得已投案自首。

                  如果沒有案發,李群還會坐在寬大的老板椅后當著她的支行副行長。但是,由于涉嫌非法集資近19.4億元,等待她的是9年的鐵窗生活。

                  讓人驚訝的不僅是李群的行為,還有銀行匪夷所思的內控。在近20年的“潛伏”期內,李群就在銀行的辦公室里做著自己的“生意”,但銀行對李群的不法行為居然毫無知覺。

                  循環路徑

                  無疑,李群是一個失敗的資金掮客。

                  李群有一個鄰居,名叫尤智君,做黃金生意。檢察院的指控材料顯示,1990年前后,尤智君向李群借款,并且承諾按月息2分支付。李群除了將自己的積蓄出借外,還從金融機構貸款借給此人使用。截至1997年,尤智君累積欠李群58萬元。本金至此沒還。

                  借錢不還的不止尤智君一人。陳輝也是這個群體之一。

                  1996年年底,陳輝承包當地牛羊肉加工廠下屬的升華制藥廠,以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李群借款。李群從穎東信用社、周鵬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幫陳輝融資。李群或自己為陳輝貸款擔保,或李群本人信用貸款后出借陳輝。同樣,陳輝也無力償還。至案發之際,陳輝還欠李群159.65萬元的本息。

                  李群本想在資金騰挪過程中賺取價差,以獲得收益。但尤智君等人不還貸款,李群只能自己想辦法填補窟窿。為了歸還到期銀行貸款本息,李群只得通過重新貸款或從他人處高息借款的方式周轉。

                  但是,隨著金融部門逐漸規范貸款制度,李群向金融機構貸款周轉資金的數額越來越小,向公眾高息借款的比重越來越大。到2006年上半年,李群開始向社會公眾高息吸收存款募集資金,以保證資金鏈的運轉。

                  由于向公眾吸收存款的頻率增快,負債數額劇增。

                  李群欠款金額越來越大,只得鋌而走險,開始了系列造假募資行動。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