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金麟:國有資本減持四大行條件不成熟

                2013-03-20 10:21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最近關于四大行的消息不斷,先有央行副行長暗示國有資本將進行減持,之后又有摩根大通建議做空。不過,四大行的股價在周一大跌之后,昨日卻集體翻紅。

                  央行副行長談減持銀行股

                  身為央行副行長的劉士余日前在進行公開演講時表示,“未來10年,在國有資本提高利用效率上,可能不應當在國有銀行保持這么高的比例,那么這個比例股本要退出的話,可能要面臨相當一部分壓力。”

                  有分析認為,如果未來10年國有資本進入減持周期屬實,按國有股東保持50.01%的絕對控股測算,交行和光大沒有減持壓力外,工農中建四大行均有減持壓力,合計減持市值超7800億元,其中工行和農行的減持壓力均超過2500億元。

                  此外,摩根大通周一發布環球新興市場策略報告,其亞洲和新興國家首席股票策略師莫愛德下調中國股市投資評級至“減持”,并建議投資者購買看空中國四大行的金融衍生品。

                  分析師認為減持時機不到

                  受到國有資本減持的影響,周一四大行股價集體受壓,不過昨日四大行股票止跌回升,除了中國銀行收平之外,其他三大行都以紅盤報收。

                  對于國有資本減持,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認為,從目前的宏觀和微觀環境看,減持國有銀行股的條件和時機均不成熟。目前大行的市凈率處于1.2倍左右的較低水平,減持獲利的空間不大,而近年來匯金公司一直在持續增持4大行股份,絲毫沒有轉向減持的跡象。

                  不過在港股市場,社保基金一直在減持銀行股。統計顯示,2012年以來,社保基金累計減持中國銀行H股約8.39億股,占比1%。

                  除中行外,過去一年,社保基金還多次減持工行H股,合計約26億股,H股持股量由去年2月的14.99%降至12月的11.99%。

                  不過業內普遍傾向將全國社保基金的減持,解讀為社保基金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股中資銀行后的一種正常后續操作,或是為執行某一原先設定資產配置比例而進行的一種既定操作,并無特殊深意。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銳睿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