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重機股價翻倍 大股東高點狂拋1500萬股

                2013-01-25 11:25    來源:證券日報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早在2012年就已獲知的消息,直到2013年1月15日媒體報道后,中航重機才煞有介事稱:針對上述傳聞,公司立即向王華明教授進行了核實。經核實,王華明教授確實以“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結構件激光成形技術”參加了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申報工作,但是否獲得201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證實。

                  威諾律師事務所楊兆全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公司利好消息公布前,其股票價格往往就開始出現異動,這說明公司確實在內幕消息的保密方面出了一些問題。根據現在的刑法修正案,泄露內幕信息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楊兆全指出,一件事情從動議開始,內幕消息就產生了。像獲獎這類的事件,要看其提名后的獲獎幾率有多大,如果提名的獲獎幾率很大,就是一個內幕信息。楊兆全認為,不排除中航重機泄露內幕消息的可能。

                  在中航重機的強勢上漲中,8家券商的21份助推研報“功不可沒”。除了高調喊出中航重機參與國家科技獎的興業證券外,銀河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也頻發研報充當鼓手。

                  概念炒作落地尚遠

                  股價大幅預支未來業績

                  雖然券商擂鼓叫好,但從概念到實質,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資料顯示,中航重機激光快速成形項目2012年投產,2012~2015年預計營業收入分別為1.74億元、2.32億元、2.9億元、5.8億元,2020年預計營業收入為23億元,2025年預計營業收入為40億元。可見目前其3D打印業務并未貢獻多少真金白銀的利潤,為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的過度追捧已經讓其股價大幅預支了未來的相關業務業績,更多的只是概念炒作。

                  中航重機的半年報中也提到,由于中航激光公司為新組建的科技創新企業,目前尚處于生產準備階段,報告期內沒有形成生產能力,未實現銷售收入。

                  有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從事激光應用行業的上市公司當中,尚無企業擁有3D打印技術方面的商用化產品,此前,工信部傳達出來的將出政策扶持產業發展的信息,將有效提升快速成型技術領域的發展預期,并對相關從事該領域技術研發的企業形成利好。而美國方面對于3D打印技術的熱衷,將提升該產業的發展預期,從而提振產業估值,但考慮到國內企業在3D打印技術領域的技術儲備尚不充足,炒作有風險。

                  昨日,中航重機凈流出21676.46萬元,成為資金凈流出額最大的個股。

                  (馬 燕)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