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河南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2.6萬億
9月5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意見》提出,我省力爭到2020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2.6萬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善、與居民消費需求相匹配的實體零售新體系。
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聚焦了九大任務,要求實體零售在城鄉結構、業態結構、商品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進行轉型創新,達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轉型新動能的目的,實現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和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由粗放式發展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由傳統經營模式向新型零售商業模式轉變。
《意見》對城鄉結構調整特別予以關注,明確要求到2020年,每個縣(市、區)培育建成1個以上營業面積超2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或特色商業街區;每個鄉鎮培育建成1個以上集商品銷售、物流配送、生活服務于一體的鄉鎮商貿中心;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以上集農特產品、農資農具代買代賣、商品網購、繳費支付、商品取送、快遞代收代投代辦等便民服務的村級商貿點,引領帶動實體零售提檔升級。
按照《意見》要求,我省力爭到2020年,品牌消費集聚區超過100家,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同時,在全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追溯體系,逐步實現“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在推動“互聯網+流通”上,我省將推動實體零售向O2O互動融合發展轉型,布設室內導航、智能查詢等系統;開展電子商務進社區示范創建,支持零售企業發展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社區配送等快遞業務,完善社區智能自提柜等終端配送設施;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培育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的新型農村零售網點。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特別強調了要發展綠色流通。我省將在全省范圍內引導零售企業優先采購、銷售節能環保、可循環利用商品,促進綠色低碳消費。到2020年,全省綠色商場超過10家,零售業萬元銷售額能耗降幅超過10%。
9月5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
9月5日,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國網河南電力公司簽署信息資源共享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電力部門將向工商部門提供企業電費滯納、違約用電、竊電等數據信息,企業參加招投標、簽署合作協議都將受到影響。
河南省公安廳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辦公室主任屠海河向通過審核準予登記的歐盟中國經濟文化委員會(比利時)河南代表處頒發登記證書及首席代表證,并與其簽署代表機構權利義務告知書。
本期榜單排名基本恢復常態,“鄭州車管所”時隔數周重回榜首,“漯河交警”穩定發揮,坐穩第二名,“河南消防”也回歸前三。
本期榜單排名基本恢復常態,“鄭州車管所”時隔數周重回榜首,“漯河交警”穩定發揮,坐穩第二名,“河南消防”也回歸前三。
8月31日,河南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省省長陳潤兒出席并講話。
9月4日,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推進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翁杰明,副省長舒慶出席會議并講話。
9月3日,記者從鄭州海關了解到,隨著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入,我省與金磚國家的貿易也全面增長。
為進一步強化客車、危化品車等重點車輛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9月2日,河南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安監局召開全省道路交通運輸安全電視電話會議,
昨日,省人社廳公布的《2016年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年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738.63億元,基金總支出1473.87億元,基金累計結存2093.26億元。
8月31日上午,全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長陳潤兒出席并講話,強調要把握大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強化保障,把旅游業轉型升級作為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動河南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產業強省跨越。
受省委書記謝伏瞻委托,王炯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五年來,省工商聯在省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中部如何崛起,河南如何彎道超車?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創造條件,主動擔當為改革大局先行先試的重任;周密謀劃,找到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突破口。
旅游,已成為城市體質增效、城鄉協調發展、群眾脫貧解困、全民共建共享的重要平臺,為全省打好“四張牌”作出應有的貢獻。
8月23日,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為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促進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省工信委、省財政廳公布了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能化改造的財政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