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過,炎熱的天氣漸漸轉涼,而共享單車也進入市場淘汰期。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出現數十家單車平臺,玩家太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部分實力小、資金匱乏、無法融到資金的平臺,注定要退出市場。
6月以來,悟空單車、3Vbike相繼停運,理由皆是“單車被偷光”。越來越多的人把共享單車看作“國民素質的照妖鏡”,然而這面鏡子或許還映照出一些別的東西。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一家共享單車“人去樓空”。尷尬的是,這次的情況與之前有所不同——單車還在,公司失聯,大量用戶押金不見了。
町町單車公司“跑路”了
町町單車由南京鐵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作,于2016年底登陸南京市場,是最早出現在南京街頭的共享單車品牌之一。單車車身為綠色,押金為每輛車199元。
![]() |
該公司官網顯示,町町單車創始人叫做丁偉,酷愛跑車,是SCC超跑俱樂部會員。丁偉稱,他在單車外形上融入了超跑的設計元素,使其更流暢、更輕便。
今年年初,當地媒體對町町單車的相關報道
然而,據揚子晚報8月6日報道,早在3月份,就有網友陸續反映,町町單車押金退款遲遲不到賬的問題。
7月10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町町單車公司的時候,公司里還有一名辦公人員。在記者當時錄制的視頻中,該工作人員表示,町町單車是本地企業,不會“跑路”也“無路可跑”。但記者再次前往該公司時,發現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 |
同時,在町町單車的微信賬號和微博上,仍有大量用戶反映自己少則一百多、多則幾百元的押金加充值金額,仍未返還。
鐵拜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單車系統出錯,再加上公司人手緊張,導致退款緩慢,但退款一直在進行中。
![]() |
據澎湃新聞昨日(8月10日)報道,8月9日,相關市場監管部門證實,他們已經聯系不上町町單車工作人員,此前的調解不得不中止。江蘇省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鑒于目前企業“失聯”,建議消費者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單車還在,公司失聯,大量用戶押金未退。對于共享單車這個新興行業來說,如此窘境,在全國范圍或許還是首例。
行業現狀:有的出海,有的上市,有的被洗牌
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共享單車用戶已規模達到1.06億。
這樣的用戶規模固然不小,但共享單車行業玩家們的境遇卻各有不同。
作為中國共享單車領頭羊,摩拜單車、ofo在國內市場逐步站穩腳跟的前提下,正積極準備出海。據媒體報道,兩家公司都制定了年底進軍20個國家200座城市的目標。目前,ofo已經進軍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哈薩克斯坦、泰國、馬來西亞七座海外城市;摩拜則已進軍意大利、英國、日本、新加坡四座海外城市。
![]() |
每經小編注意到,除了上述兩者外,第二梯隊的小藍、優拜、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白單車等也在籌劃出海。
另一方面,一家不那么顯眼,共享單車投放量僅有5萬輛的企業悄然成為“共享單車第一股”。8月7日,永安行(603776.SH)在上交所發布招股說明書。根據公告顯示,永安行本次發行計劃籌資6.44億元,共發行2400萬股,占總股本25%,發行價格為每股26.85元。
A股的上市條件中,要求企業連續三年盈利超過3000萬人民幣,在行業巨頭尚在虧損的現在,永安行卻意外地滿足了這一條件。財報顯示,永安行2016年的總營收為7億元,近三年的凈利潤從6000萬增長到了1.16億元,增長率超過30%。
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嚴格說起來,永安行還不算是一個共享單車企業(其收入更多來自公共自行車,即傳統的有樁單車),其相對成功的盈利模式,也無法為其他共享單車企業所參考。
然而,當第一、二梯隊玩家忙著環游世界或走進資本市場,市場淘汰也未曾停歇。算上這次“人去樓空”的町町單車,目前已有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遭遇洗牌,前后不過50天。
![]() |
不管是帶著責任感,創業失敗后仍退還了用戶押金的前兩名,還是涉嫌帶著押金跑路的第三名,都反映出一個現實——在這個尚無盈利能力的行業,沒有“抱到大腿”、融資不暢或許是“小玩家”們共同的噩夢。
有人說共享單車就像是一陣風,迅速地刮來,如今又將迅速地吹過。據央視財經8月1日報道,今年五六月份至今,不少自行車生產廠商接到的共享單車訂單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更有些訂單被突然暫停。
![]() |
《指導意見》從實施鼓勵發展政策、規范運營服務行為、保障用戶資金和網絡信息安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四個方面,提出了科學確定共享單車定位、規范自行車停放及管理、用戶注冊使用實行實名制、鼓勵免押金方式提供服務、強化輿論和社會監督等具體措施。
![]() |
另據揚子晚報8月5日報道,南京市于日前決定,即日至年底暫停投放新的共享單車,而現有無牌共享電單車須退出南京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歡迎共享電動單車的還有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2月15日,在北京投放50輛的小蜜電單車被要求收回,此后北京市發文暫不發展共享電動車。上海5月份對上路的6萬輛享騎電單車做了相應處理,杭州更是明確目前階段禁止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
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共享單車被不少人寄予厚望,一方面為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走向世界,成為中國的名片。但市場并不寬容,如何應對殘酷的下半場,就要看企業們各自的造化了。
帶來了出行便利的同時,共享單車亂停放也成了城市治理難題。
8月1日,共享單車兩大龍頭摩拜、ofo分別宣布進駐英國倫敦,泰國曼谷,在聲量上互不相讓,針尖對麥芒,開啟新一輪共享單車出海競賽。
《指導意見》肯定了共享單車的積極作用,提出鼓勵與多角度規范共享單車的發展,以便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指導意見》亦明確不支持共享電動自行車,似乎將對尚處發展初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平臺帶來較大打擊。
《指導意見》肯定了共享單車的積極作用,提出鼓勵與多角度規范共享單車的發展,以便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指導意見》亦明確不支持共享電動自行車,似乎將對尚處發展初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平臺帶來較大打擊。
摩拜公司客服表示,若用戶忘記關鎖,在用戶反饋后系統會幫助鎖車,同時扣除用戶15分的信用分;費用會按照用戶實際騎行的時間扣除,系統后臺可以看到用戶的實際騎行路線和時長,不會超額扣費。
8月3日,交通部等10部委發布的“鼓勵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中沒有提出數量管控,這是否意味共享單車將大批量投放市場?
8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國家旅游局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出行方式,有效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難題。共享單車給市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其亂停亂放等問題逐漸凸顯。
國內首起十二歲以下兒童騎行共享單車死亡事故正式進入司法程序。7月19日,事故受害人的父母,將肇事機動車一方上海弘茂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及事故共享單車ofo小黃車提供方北京拜客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要求其共同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
近日,隨著共享單車的海外試水,引起國內對“共享”概念的又一波熱議
7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蜜蜂張辦事處巡防隊員宋玉生、杜志強巡邏到建設東路和平路時,看到路邊的行道樹上有兩輛共享單車靜靜的躺在樹上。兩輛小黃車在樹上搖搖欲墜,樹下行人不斷,如果樹上這兩輛小黃車被大風刮下來,砸中路上的行人,后果不堪設想。
6月的短短十天內,運營不足半年的兩家共享企業——悟空單車和3Vbike相繼宣布退出市場。與此同時,公眾對于共享單車的良好體驗開始出現明顯反轉:押金風險、亂停占道、街頭廢鋼、騎行安全等問題頻頻被曝光。
網絡詐騙的花樣不斷推陳出新,就連一些“新生物種”都開始成為“行騙的法寶”。獵網平臺昨日發布的《2017上半年網絡詐騙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共享單車退押金已成網絡詐騙的新套路。
網絡詐騙的花樣不斷推陳出新,就連一些“新生物種”都開始成為“行騙的法寶”。獵網平臺昨日發布的《2017上半年網絡詐騙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共享單車退押金已成網絡詐騙的新套路。
共享單車行業最近新聞頻出,先是重慶悟空共享單車成為首家退出市場的企業,然后摩拜和ofo小黃車后面的兩位大佬在朋友圈進行了一番“互懟”,隨后,ofo又將原本99元的押金上調至199元,這些動作顯示了這個行業經歷野蠻成長之后,開始進入一個瓶頸期,面臨發展方向的焦慮。